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四川高考 > 四川高考资讯

四川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规定

编辑:yuanjf

2012-05-22

【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四川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规定
 

详细解读:四川省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规定

听力还是不考,考试日期不变,网上阅卷方式不变、平行志愿继续,加分项目也没减少。《四川省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实施规定》昨日出炉,省招考委对今年我省高考报名、志愿填报、特殊加分照顾等政策进行了详细说明。

除今年高考全省考生都将在标准化考点应考,每个考室都能实现全程视频监控;艺体考生填报志愿的方式由此前的估分填志愿改为看分填志愿以外,与去年相比,今年普通高考在考试、评卷、志愿填报、加分项目等方面无大变化。

考试

今年不考听力、视频监考

今年高考时间和去年比较并未发生变化,外语科目仍不考听力。语文、数学、外语科满分均为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满分均为300分,总分750分。 报考外语院校、系(科)、专业(含科技外语)的考生,除笔试外,还须于6月9、10日参加口试。

和去年高考相比,今年最大的变化体现在监考的严密性上。今年,全省所有考生都将在标准化考点中应考,每个考室都配有视频监控设备,监控人员只要移动一下鼠标就能实现对各个考室的实时巡查。

填志愿

艺体类首次看分填志愿

今年全省仍实行网上填报志愿。填报志愿时间 (不含艺术、体育类专业) 为考生成绩通知之后,6月28日12:00前填报,其中提前批志愿在6月24日17:00以前填报。志愿设置方面,今年的模式和去年也并无变化。提前批次设置一个本科第一志愿、两个平行的本科第二志愿,一个专科志愿和一个预科志愿。

本科第一批设置五个平行的第一志愿,按从前至后的自然顺序A、B、C、D、E分别赋予代号,其中征集志愿为后续志愿,另设一、二志愿两个预科志愿。

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专科第一批和专科第二批均设置一个第一志愿、四个平行的第二志愿和两个预科志愿。每个学校志愿(除预科志愿)内设置六个专业志愿和一个专业调配志愿。

相比之下,艺体类考生志愿填报规则则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原来的估分填志愿的方式,改为看分填报志愿。这意味着,今后我省的艺体考生不会再出现因估分不准填报志愿左右为难的情况了。具体填报方式,省教育考试院将另行行文。

评卷

查分须在6月28日前登记

今年高考评卷由省招考委统一组织。所有试卷均采用网上评卷的方式。今年阅卷仍将在川内部分高校中进行。考试完成后,阅卷工作即展开,按照规定,若对成绩有疑问需查分的考生,须于6月28日前到县(市、区)招办登记。查分结果由招生考试机构逐级通知考生本人。

因为是第二年实行网上评卷,省教育考试院也再次提醒考生们:答题卡的答题区域为每道题的答题范围,评卷教师根据评卷分工,分别对某一题的答案进行评阅,答题区域外的任何字迹在发给评卷教师时将不显示。因此,考生应严格按照答题要求,在指定的区域内答题,切不可超出答题区域的黑色边框,超出黑色边框的答案无效。

录取

已录取考生不得退档、换录

在录取期间,省教育考试院提醒考生们一定要保持报名时所留的电话畅通。凡被香港10所单招院校录取并经本人确认就读的考生,不再参加内地普通高等学校的统一录取。

已录取的考生不得退档或换录。未经省教育考试院投档,或未将拟录取的考生名单报省教育考试院核准备案的,均属擅自招生,其录取无效。

每年都有一些肢体残障的考生应考。省招考委要求,对肢体残疾、生活能够自理、不影响所报专业学习,且高考成绩达到要求的考生,高等学校不能仅因其残疾而不予录取。

加分

烈士子女加20分,其余不变

按照教育部规定,高考加分项目将逐步瘦身。

此前不少川籍考生担心今年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会有较大变化。而根据最新公布的《四川省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实施规定》,加分项目和分值并未出现缩水现象。

对比去年,没有减少任何一项加分项目。分值方面,仅烈士子女加分分值由去年的10分上涨为20分,其余均无变化。

另外,对第一志愿(本科第一批为平行第一志愿的A志愿;不含征集志愿)报考我省地方属农、林院校(含由农、林院校合并而成的高校)农、林专业的考生可加10分投档。

高考 支招

超重本线10分

A志愿可填电子科大

昨日,电子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工作人员刘韵做客本报升学季热线86613333-1,遭遇了家长们连珠炮似的咨询。

今年,电子科技大学仍以“电子科技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两个招生代码招收本科一批次学生。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光电信息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将以学院为单位按照大类培养招生。这意味着,报考这四个学院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不必头疼具体选择哪个专业,可以先在学院接受2到2年半的大类培养,届时再根据兴趣选择专业。

2012高考失分点和的得分点

高考临场必备五大“秘籍”

2012年高考语文病句和古诗词鉴赏

更多内容进入: 

精品学习网高考频道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