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青海高考 > 青海高考文综

青海高考文综2013文综材料阅读题(三)

编辑:sx_chenj

2014-03-10

青海高考文综2013文综材料阅读题(三)

青海高考文综

请从下面所给的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选定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

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不涂、多涂均按所答第一题评分;多答按所答第一题评分。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此基础上,进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臵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

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

公元780年,唐期推行两税法:以国寒时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时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 ‚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畜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斌不加欲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


                                                    ——摘编自白寿弃总主编《中国通

史》等  (1)报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6分)  (2)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9分) 46. (15分)近代杜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县设六十议灵,是谓县议员;府设六十议员,是谓府议员;省设六十议员,是谓省议员,县议员于秀才中选择其人,公举者平民主之……府议员于举人中选择其人,公举者秀才主之......省议员于进士中选择其人,公举者举人主之……公举法:凡男子二十岁以上,除喑哑盲聋以及残疾者外,其人能读书明理者,则于以公举之权……兴革之事,官有所欲为,则谋之于议员,议员有所欲为,亦谋之于官,皆以叙议之法为之,官与议员意合,然后定其从违也。从违既定,乃由县详府;府议员意合,则由府详省;省议员意合,则详于君;君意合,则书名颁行;意不合,则令其再议.若事有不能衷于一是者,别视议员中可之者否之者之人数多寡,而以人多者为是,所谓从众也,推之,凡军国大政,其权虽出于君上,而度支转饷,其议先询诸庶民,是真为政者矣。

                                                ——何启、胡礼垣:《新政论议》(1895

年)  (1)概括指出材料中民主设计方案的主要原则。(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方案在中国近代民主进段中的意义。(5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法西斯盟国组成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和日本东京分别对

战犯进行了审判,该审判原则于1946年12月11日经联合国大会通过,1950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据此制定了《纽伦堡原则》,其内容有:

        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的人承担个人责任,并因而应受惩罚。          违反国际法应受处罚的罪行是:(一)反和平罪:计划、准备、发起或进行侵略战争获

破坏国际条约、协定或承诺的战争;(二)战争犯罪:违反战争法规定或习惯,出于某种目的或在占领区内,实施包括但不限于谋杀、虐待或奴役平民居民,谋杀、虐待战俘;(三)反人道罪:对任何平民居民进行谋杀、生物实验、放逐和其他非法人道行为,或基于政治、种族、宗教背景的迫害,而此类行为已实施或此类迫害已执行或此类行为与任何反和平罪或任何战争犯罪相关联。

                                                     ——摘编自何勤华《纽伦堡审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惩处的战争责任

对象有何不同。(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纽伦堡原则》的意义。(10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中国古代有功臣配享制度,即一个皇帝逝去后,要在已故臣僚中选取功勋卓著的大臣

陪祀其庙庭,功臣配享皇帝,是朝廷对该大臣的最高评价,北宋神宗时,王安石‚变风俗,立法度‛,主导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哲宗绍圣初年,诏‚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挺‛。南宋建炎处,有人提出‚自绍圣以来,学术政事败坏残酷,致祸好社稷,起源实出于安石‛。于是,‚罢安石配飨神宗庙庭‛。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宋史》记熙丰(宋神宗年号熙宁、元丰)事实者,成于南渡以后史官之手, 而元人因而

袭之,皆反对党之言,不可征信.今于其污蔑荆公(王安石)处,皆——详辩之……荆公不仅为中国大政治家,亦为中国大文学家。

                                       ——摘自梁启超《王荆公》(1908年)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两宋对王安石的评价及其主要理由。(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重新评价王安石的目的及采用的方法 。(9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