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语文模拟题

高考语文模拟练习卷(附答案)

编辑:sx_gaohm

2016-05-10

语文是一个人一生中离不开的工具。 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推荐了高考语文模拟练习卷,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第I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下载(zǎi)    揖拿(jī)    名角儿(jué)    稳操胜券(quàn)

B.大腕(wàn)    熨帖(yù)    轧车道(yà)     泠泠作响(líng)

C.粘贴(nián)   戏谑(xuè)   软棉棉(mián)   义薄云天(bó)

D.眩目(xuàn)   渔樵(qiáo)  翘尾巴(qiào)   春风骀荡(dài)

1.B(A项 zǎi应为zài,“揖”应为“缉”;C项nián应为zhān,“棉”应为“绵”;D项“眩”应为“炫”)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恻隐  蝉联  指手画脚  为山九仞,功亏一匮

B.门坎  砝码  以逸代劳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C.脉络  伎俩  故弄玄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伸张  装潢  渊远流长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C(A功亏一篑;B门槛;D源远流长)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世博会,中国在      过程中也在全力实践这一理念。

②对于景区假期“井喷”式客流,各地假日办      游客高峰应急预案,交警、辅警、志愿者全力以赴保障旅游平稳运行。

③孩子是天真烂漫的,不肯拘束自己的。他活着整个就是在享受生命,世俗的    和规矩暂时都不在他眼里。

A.筹措  启用  利益              B.筹办  启动  利害

C.筹措  启动  利害              D.筹办  启用  利益

3.B(筹办:筹划办理,对象是事情;筹措:设法弄到,对象是财物等东西,如款子、粮食等。启动:开始工作。启用:开始使用。利害指利益和损害,此处应指世俗得失的考量,不单指利益)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据悉,“泉城美食节”将于本月底举行,消息一经披露,“美食家”们闻风而动,争先恐后地赶到济南,意欲大快朵颐。

B.“被电脑”的后果,在中学生的书写方面表现最为突出。你让学生写篇作文,他大笔一挥,龙飞凤舞,而卷面字迹却无法辨认。

C.哈尔滨大桥垮塌、山东威海居民楼爆炸、济青高速淄博段特大车祸……一个个悲剧如影随形。人们不禁要问:安全监督部门是否尽到了应尽的职责?

D.改革开放之初,大家都一穷二白,连一辆自行车都是奢侈品,但现在不同了,家用轿车满街跑,由此我们感受到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4.A(A项“大快朵颐”,指大饱口福,痛快淋漓地大吃一通。用在此处恰当。B项“龙飞凤舞”: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此处褒贬失当。C项“如影随形”意为“比喻两人常在一起,十分亲密”,不合语境。D项“一穷二白”,形容基础差,底子薄。多指国家工农业不发达,文化科技水平不高)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首善”陈光标赴台湾高调捐赠的行为究竟是行善还是作秀,香港时事评论员赵嘉一对此的评价是肯定的。

B.学生志向的高远和低下,对其能否成才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激励学生科学地确立志向,是学校教育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

C.“我自横刀向天笑,别看广告,看疗效!”经典名句与小品台词混搭出的“本山体”以独具个性的风格为无数网友所倾倒。

D.南昌市准备建设新公园路周边停车场和公交站点方位,已经出台了《新公园路地下通道及地下停车场规划方案》,将于5月18日前对该方案进行公示并听取、收集公众意见。

5.B(A表意不明。C主客颠倒,不合逻辑,应为“使无数网友倾倒”D搭配不当,改为“规划公交站点方位”。)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又见文理之争

石野樵

近日,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的一句话引起了无数非议,他向教育部建议称,高中之前,除数学外,学校不开设物理、化学课程,大量增加人文类、特别是艺术类课程,大量增加体育课,可开设不进行考核的第二第三外语。

虽然这建议听起来异想天开,也绝没可能被教育部采纳,但依旧在微博和网络世界引起了广泛争论,这些争论中有意思的不是关乎中国教育制度的种种弊病,因为教育之弊已是陈年旧题,倒是他挑起的文理之争颇值得关注。

长久以来,人类都面临着一个文化困境,那就是“科学”与“人文”两种价值体系之间逐渐分裂和对立的局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扩张和学科细化,人文学科的领地日见狭窄,地位也有所下降。与此同时,自然科学自许道德中立,使得科学家们心安理得地拒绝人文关怀,人类被技术异化,越来越忽略生命和存在的意义。

在现代科学进程中,中国算得上是个后发国家,但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却丝毫也不比西方国家浅。“五四”运动提出了两大口号——科学与民主,二者原本是并驾齐驱的,但随后近100年,“德先生”和“赛先生”并不能友好相处,甚至经常互相仇视。

在政治领域,过去的30多年里,工程师思维主导了整个国家的发展建设,但进入新世纪,社会矛盾剧烈,让工程师式的治国理念在很多时候都捉襟见肘,事实上,过去几年,中国政坛高官确实有人文学科背景者越来越多。

在教育领域,过去30多年,同样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新世纪以来,对人文精神丧失和人文教育缺失的批判声也越来越响亮,但像钱文忠这样,直呼要求取消理化课程的建议,是第一次。虽然这些只是网络谈资,当不得真,但却可见我们这个社会对人文教育的需求已经相当迫切,而与前30年的对照,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也说明了这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深层心理结构发生了变化。

在人类历史上,一直都是这样:科技愈发达,人们对科技的恐惧也便愈发严重,对人文精神的渴求愈发强烈。但人类的进程也清晰地告诉我们,所有的自然科学与人文体系都是紧密相连的,即便是最尖端的科学发明,脱离了人文内涵,也变得毫无意义,甚至面目可憎。但反过来也一样,一个没有科学精神的人,一个没有科学信仰的民族,也难以对他所处的世界有客观且真实的认知,更何谈建设新的文明?

正因为如此,对于教育而言,科学与人文都不可偏废,我们不能活在单纯的科技中,也无法仅仅凭借人文精神就度过历史的漫漫长夜,个人的修养与社会的文明,建立在二者间的张力之中。就中国现实而言,我们到底是太缺乏科学精神了,还是太缺乏人文素养,抑或二者都缺乏,这些都见仁见智,但至少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将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简单地二元对立起来,是最糟糕的思维方式。

(摘自《教师博览》2012年第3期)

6.对于钱文忠教授给教育部的“建议”,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钱教授第一次直呼取消理化课程,重视文艺和体育,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减负。

B.钱教授的建议不可能被教育部采纳,但依旧在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引起了广泛争论。

C.因为钱教授的建议纯属无稽之谈,听起来异想天开,所以只能成为网络谈资。

D.钱教授的建议虽然只是网络谈资,不可能被采纳,却反映我们这个社会对人文教育的迫切需求。

6.D(A“主要目的是”呼唤人文教育。B原文为“依旧在微博和网络世界引起了广泛争论”C.不是无稽之谈)

7.第四段首旬是作者的一个基本观点,不能作为这一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 )

A.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扩张和学科细化,人文学科的领地日见狭窄,人类被技术异化。

B.“五四”运动提出的“科学”与“民主”,由原本的“并驾齐驱”到后来的“互相仇视”。

C.在政治领域,进入新世纪之后,工程师式的治国理念在很多时候都捉襟见肘。

D.在教育领域,“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曾经是被莘莘学子普遍认同的真理。

7.A(论述在第三段,说的是人类的共同状况,论据应该是中国的个性状况。)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钱教授的“建议”在微博和网络世界引起了争论,其中有关乎中国教育制度的种种弊病,但是更值得关注的是由他挑起的文理之争。

B.科技愈是发达,人们对科技的恐惧也便愈发严重,对人文精神的渴求愈发强烈。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学与人文不可偏废。

C.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要创建新的文明,需要有科学精神和科学信仰,而再尖端的科学发明也不能脱离人文内涵。

D.作者认为,就今天的中国现状而言,我们既缺乏科学精神,又缺乏人文素养。

8.D(原文最后一段认为“就中国现实而言,我们到底是太缺乏科学精神了,还是太缺乏人文素养,抑或二者都缺乏,这些都见仁见智”)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9~12题。

大力将军

蒲松龄

查伊璜,浙人,清明饮野寺中,见殿前有古钟,大于两石瓮;而上下土痕手迹,滑然如新。疑之。俯窥其下,有竹筐,不知所贮何物。使数人抠耳,力掀举之,无少动。益骇。乃坐饮以伺其人;居无何,有乞儿入,携所得糗糒①,堆累钟下。乃以一手起钟,一手掬饵置筐内,往返数回始尽。已复合之,乃去,移时复来,探取食之。一座尽骇。查问:“若个男儿胡行乞?”答以:“啖啖多,无佣者。”查以其健,劝投行伍,乞人愀然虑无阶。查遂携归,饵之,计其食略倍五六人。为易衣履,又以五十金赠之行。后十余年,查犹子令于闽,有吴将军六一者,忽来通谒。款谈间,问:“伊璜是君何人?”答言:“为诸父行,与将军何以有素?”曰:“是我师也。十年之别,颇复忆念。烦致先生一赐临也。”会伊璜至,因告之,伊璜茫不记忆。即命仆马,投刺于门。将军趋出,逆诸大门之外。视之,殊昧生平。窃疑将军误,而将军伛偻益恭。少间登堂,则卷帘者、移座者,并皆少姬。既坐,方拟展问,将军颐少动,一姬捧朝服至,将军遽起更衣,查不知其何为。众妪捉袖整衿讫,先命数人捺查座上不使动,而后朝拜,如觐君父。查大愕,莫解所以。拜已,以便服侍坐。笑曰:“先生不忆举钟之乞人耶?”查乃悟。既而华筵高列,家乐作于下。见将军日无别作,惟点姬婢养厮卒,及骡马服用器具,督造记籍,戒无亏漏。一日,执籍谓查曰:“不才得有今日,悉出高厚之赐。一婢一物,所不敢私,敢一半奉先生。”查愕然不受,将军不听。按籍点照,古玩床几,堂内外罗列几满。查固止之,将军不顾。稽婢仆姓名已,即令男为治装,女为敛器,且嘱敬事先生,百声悚应。又亲视姬婢登舆,厩卒捉马骡,乃返,别查。        (有删改)

注释   ①糗糒,干粮。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查遂携归,饵之      饵:给……吃

B.逆诸大门之外        逆:背对着

C.众妪捉袖整衿讫      讫:完毕

D.稽婢仆姓名已        稽:查考

9.B 逆:迎接。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而后朝拜        北救赵而西却秦

B.啖啖多,无佣者   人马烧溺死者

C.大于两石瓮       水为之而寒于水

D.且嘱敬事先生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10.  C( A.连词,表承接/表并列;B.助词,的人/定语后置制的标志,的;C.介词,比;D.连词,表并列/表让步,尚且)

11.下列言行全都能表现吴将军知恩图报的一组是( )

①为易衣履,又以五十金赠之行 ②十年之别,颇复忆念

③则卷帘者、移座者,并皆少姬④而后朝拜,如觐君父 ⑤一婢一物,所不敢私,敢一半奉先生 ⑥又亲视姬婢登舆,厩卒捉马骡

A.①②④  B.④⑤⑥  C.②③⑥    D.①③⑤

11.B(①是査伊璜的行为,③描述一个客观事实)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査伊璜在野外的寺庙中发现巨大古钟,好几个人抓耳挠腮皆无法掀动;而当时身为乞儿的吴六一却能轻易掀开。

B.査伊璜见吴六一力大不凡,就鼓励他投身军队;又见他贫苦无助,就把他带回家,厚赠之后让他上路。

C.査伊璜听说吴将军与自己有旧,但已经记不起来到底是谁;即便如此,他仍然带着仆人骑着马,上门投递名片。

D.吴六一十多年来一直不忘査伊璜赐金之恩;见面之后不仅礼节备至,而且把自己的家产和奴婢分了一半给他。

12.A(“抓耳挠腮”不对,是抠住古钟的双耳往上抬。)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乃以一手起钟,一手掬饵置筐内,往返数回始尽。(4分)

(2)为诸父行,与将军何以有素?(3分)

(3)不才得有今日,悉出高厚之赐。(3分)

13.⑴(他)竟然用一只手抬起钟,另一只手捧着食物放在筐里,往返几回才放完。(4分,“乃”,“鞠”,“始”,各一分;全句通顺1分)

⑵是叔父一辈的人,跟将军您怎么会有旧交情?(3分,“诸父”1分,“行”1分,“素”1分)

⑶我之所以能有今天,都是出于您的丰厚的赏赐。(3分,“不才”1分,“得”1分,句意通顺1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