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历史模拟题

2016高考历史模拟检测考试试题

编辑:sx_gaohm

2016-06-03

历史教学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阵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是每位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推荐了高考历史模拟检测考试试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选择题,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西方学者对中国的宋朝、宋朝中国的文明崇拜有加。下列各项对宋朝历史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文官政治取代了军人政治

B.统一政权,民族交往频繁,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C.科举制有了进一步发展

D.《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13.从公元前3世纪到19世纪末中国与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贸易体系实际上是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贸易秩序。它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构成当时世界主要国际关系模式。对其认识。错误的是

A.这种体系下的贸易促进了中国海外市场的扩大

B.这种贸易往往还带有炫耀国力的意味

C.这种贸易秩序一般会随着国力的衰退而衰落

D.在近代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冲击下,这一秩序逐渐瓦解

14.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引用的文学形式依次是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15.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特征:如唐朝的“丰满华丽”,民国的“中西合璧”,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多姿多彩”。这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百家争鸣”、商业繁华、经济全球化

B.富强开放、民主共和、经济全球化

C.“百家争鸣”、新思想萌发、百花齐放

D.富强开放、中体西用、百花齐放

16.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下列哪项属于其反思后的主张

A.“天人感应”、“人死不为鬼”

B.“工、商皆民生之本”

C.“存天理,灭人欲”

D.“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17.胡适曾在《胡适留学日记》里写道:“任公为我国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十五年来,吾国人士所以稍知民族思想主义及世界大势者,皆梁氏之赐,此百喙所不能诬也。”胡适评价梁启超为“我国革命第一大功臣”,主要是因为他

A.主张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B.主张设议院,变法图存

C.倡导宣传民族主义

D.推动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兴起

18.右图反映的是中美建交的10周年内,中美两国贸易变化的情况,与其相关的内容表述正确的是:①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了两国间贸易的发展  ②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促进了我国对美贸易的增长  ③80年代中期美国对货贸易开始出现逆差  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促进了我国对美出口的增加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9.1955年10月23日毛泽东接见x藏参观团说:“你们有自治权,各民族的事自己管,就像x疆维吾尔人的事情自己管一样。汉人只能帮助,不能代替他们管理。”这在以后政治生活中具体表现为

A.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成立x藏自治区

C.签署《关于和平解放x藏办法的协议》

D.达赖喇嘛丹增嘉措当选为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20.右图是蒋介石的身份证,它不能证明的是

A.指使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领导了抗日战争

C.接受停止内战的主张,组织领导了抗日战争

D.出生于中化民国

21.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指出:“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转入现代增长模式。”这里的“现代增长模式”是指:①依靠资本原始积累发展  ②依靠科技发展  ③依靠调整生产组织形式  ④依靠海外殖民增长

A.①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22.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指出:“革命并不是在那些中世纪制度保留得最多、人民受苛政折磨最深的地方爆发,恰恰相反,革命是在那些人民对此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的。”托克维尔的这一看法

A.说明了资本主义发展、封建势力的消弱是法国革命的原因

B.认为法国人民受旧制度折磨最深,因此爆发了大革命

C.揭示了旧制度的存在与大革命爆发之间的必然联系

D.认识到封建教会是欧洲最反动的力量

23.右图是1970年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上的太阳神塔,象征着日本经济的重新崛起。有关日本经济崛起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战后,日本推行政治改革,清除了法西斯主义,社会形势    比较稳定

B.国民经济军事化,促进了经济发展

C.经济发展得益于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D.80年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37.(32分)工业化进程是指从以农业占主导的社会经济向以工业占主导的社会经济转变,在近代史上,现实工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爆发了产业革命,这次工业化是从英国的纺织工业部门开始的。自蒸汽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蒸汽机的时候,它改变了人类以人力、畜力、水力作为主要动力的历史,使各种机器有了巨大的动力,导致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为此,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示范。

——摘自《英国工业化的几个特点》

材料二 1925年,列宁逝世后,苏联党内围绕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多次发生争论。对于工业化问题,斯大林认为,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业化必须高速度。

——摘自岳麓版(历史必修II)《经济成长历程》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苏联工业化建设与英国相比有何差异?(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8分)

材料三 实现工业化,首先必须解决道路问题。毛泽东以中国经济的落后性为前提,指出:中国的工业化,既不能走欧美式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也不是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因此,选择走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构想一直为全党所认同,直到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毛泽东和党中央才真正放弃了走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的设想。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工业化思想初探》

材料四 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2)中国的工业化开始于何时?(2分)其特点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三、四,概括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工业化道路的历程(6分)。

(3)与苏联相比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在所有制结构、管理体制方面的特色(4分)。

(4)综合以上材料,中苏英三国的工业化道路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6分)

39.(60分)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二 2010年1月7日—8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论坛在中国广西南宁举行。本届论坛“互利共赢,再创辉煌”为主题,围绕“贸易提振产业活力”、“投资共创经济繁荣”、“打造区域经济合作新亮点”三项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取得了积极成果。

(4)举出中国唐朝、明朝与东南亚交往的史实。(6分)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在近现代史上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合作的成功范例(事件及历史意义)(4分)

材料三 在过去10年内,东盟内部贸易稳定增长。受益最大的是那些经济更开放的国家,比如马来西亚和泰国,而不是落后的缅甸和柬埔寨。这就创造出一种双极系统,很难整合地区经济。此外,东南亚地区经济依然依赖于向欧洲、美国和日本出口,尽管中国正在成为半成品和日用品消费大国。

(5)据材料三,指出影响东盟发展的因素(4分)

材料四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009年10月25日发表文章称,日前在泰国举行的东盟领导人峰会上,日本新首相鸠山由纪夫阐述了他提出的“欧盟版”亚洲共同体概念,希望使用统一货币,进而领导整个世界。而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也提出建立亚太经济集团的建议,并在安全问题上展开合作。

(6)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并指出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6分)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考历史模拟检测考试试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2016高考考前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016届历史高考模拟题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