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2012年4月冲刺,理综备考要点及答题策略

2012-04-16

第一项能力——在看课本的时候,要学会数学和理综两科的定性理解。

我们都知道,在做数学和理综的时候,有很多定性的知识,尤其是选择题部分。解答题部分多用定量计算,但是大家做解答题的时候,有没有认真想过,我该如何知道第一步该这么写,凭什么知道第一步到第二步要用到这些方法?或者式子干吗要这么变形?这是属于一个思维体系的,其实课本上告诉了我们这些思维点,我们在看课本的时候主要研究这些思维起点和转折点,这就要结合试题来回归肯本。

理综的生物和物理题涉及到非常多的定性思维,表面上看物理公式繁杂,但实际做题的时候往往不需要进行过多的计算,可以达到逐一消除的目的,或者题目干脆给你式子表达作为最终结果,但是物理题大家习惯计算而多于定性分析,导致做题速度缓慢而且出错率高,形成“马虎、粗心”等现象。那么我们在做物理题的时候,看看课本的思维点是什么,然后再回头看看题,能不能用这个思维点做这一类题。前面说过,所谓的题其实都一个道理,知识省略隐藏的条件及知识点不同导致同学们形成做题障碍,一旦加强定性分析,根据课本上的思维点去稍微一琢磨,就能马上把缺失的条件、知识点挖出来。

特别是生物学科,很多知识点通过定性分析,可以做到花费较少的时间,掌握更加精确有用的做题入手点,这些通常来自题目的定性分析和课本的理解,而不是单纯的记忆。

传统教育给学生的自信源于知识点,尽可能地掌握知识点,以便在考场上以最塌实的心态来完成命题。题海战术便是传统教育的典型的反映。但知识是无限的,若不善于思考,收集得再多也不能穷尽,也不能保障学生在考场上解决陌生考题。

所以,我们要想在考试中获得自信,就要在考前培养自己运用知识点的能力。

第二项能力——临场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