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海南高考 > 海南高考语文

2014年海南高考语文真题(文字版)

编辑:

2014-06-07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25分)

爱国科学家邓叔群

   经过清华学堂八年苦读,邓叔群于1923年经考试公费留学美国.两时去的同学大多选择学习外交、银行、军事、法律等专业,只有他不听别人劝告,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一心入读康奈尔大学的农林专业.留学期间,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这激发了他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他不仅主科成绩都是A,而且荣获了全美最高科学荣誉学会颁发的两枚金钥趣证幸.正当他博士论文接近完成时,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导师惠凑推荐了他,但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

在回国后的十年中,为技集我国第一手真菌资料,他手提竹篮,攀山入林,一样一样地采集,逐一鉴定,定名分类.他先后研究鉴定的真菌种类达一两千种,分隶于数个属,其中首次发现的新属5个,新种121个,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新标本,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第一章,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在世界著名真菌分类学家考尔夫教授总结的康奈尔大学120年来作出突出贡献的41位真菌学家中,他是唯一的东方人.

抗战开始不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与国计民生关系更为直接,邓叔群转向了林业研究.他带领助手深入云南、西康、四川一带,勘察森林资源状况.他们冒风雨,顶烈日日,忍饥寒,摸清了该地区森林资源的组成、分布、蓄积量及病虫害等情况,给制了中国的早期林型图,并提出了合理经营、开发和管理原始森林的研究报告,为大后方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其中森林的材积估算、轮伐期、更新方法、造林方针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后来,邓叔群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而在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的支持下,举家奔赴甘肃,开始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成功创办洮河林场及三个分场,建立了一整套保证森林更新、营造量大于采伐量的制度,创建了以科学的方法经营和管理森林的新模式.邓叔群认为,水利和林、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要根治黄河水患,就必须三者并重.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

1948年,邓叔群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随后,中央研究院要求全体高级研究人员迁往台湾或去美国.他不仅自己明确表示决不离开,还动炅其他同宁共同抵制:他对家人说:“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要为民族富强而奋斗终生,我决不跟腐败的国民党去台湾,也不去美国”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后来,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上海邀请他去东北筹办农学院,他欣然接受邀请,并在半年的时间内,带病编写出一整套农林大学的教材钢要. 作为沈阳农学院创建总指挥,他辛勤工作,调度有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建设设务.

邓叔群生活俭朴,不图物质享受,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抗曰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抗美援期时,他将自己的积蓄捐作军用。1960

年,他受林业部委托,举办森林病理学培训班,为各省培训出教十名专轰技术骨干.培训结束后,他谢绝巨额酬金,只留一张结业合影作纪念.邓叔群一生的选择,都从人民和祖国的需要出发,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科学报国的埋想。

(摘编自《中03真菌学先驱一邓叔群院士》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