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河北高考 > 河北高考语文

2015河北石家庄二模语文答案

编辑:sx_haody

2015-05-11

2015河北石家庄二模已经结束,精品学习网高考频道整理了2015河北石家庄二模语文答案,供参考!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B(周朴园的话是说谎,是歪曲,不属于春秋笔法。)

2B(董仲舒是第一个结合《春秋》解说春秋笔法的人,左丘明只是做了精当的概括,并未解说。另外原文说的是“我们只能看到他思考问题的结果,而看不到他思考问题的过程,因而“春秋笔法”这个时期还显得有些朦胧”,选项犯了颠倒因果的错误。)

3C(使“乱臣贼子”害怕,是孔子写《春秋》的目的,而不是“春秋笔法”的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4 B(偃蹇:不顺利,困顿。)

5 D(《论语》不是“六经”)

6 A(名闻四方是弱冠之时。强加因果。)

7(1)其他的官吏(借此机会)横征暴敛(急于敛财),百姓难以忍受。曾巩则事先(提前)筹划安排(分别处理)部队突然聚集时的吃住问题,军队离开,城乡的百姓都不知道。(暴诛亟敛、堪、区处、市里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2)曾巩让僧徒们互相选择、推荐担任主守的人,将推选的人记录在册,按照次序补缺。

(俾、推择、识、以次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8. 赏析“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两句的妙处。(5分)

①描写了想象中朋友在旅途品尝美食、回家后享受儿女团聚的天伦之乐的情景。(2分)

②运用想象与列锦的手法(众多的名词意象组合),强化了江上品美味、家中团聚的画面感,情感由送别的悲伤转为对朋友的美好祝福,含蓄地表达了情感。(3分)

(意思对即可,共5分。)

9. 词的下阕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①激励友人奋进,称赞他的才能,希望他得到重用,到玉殿为皇帝起草制诏;

②壮志难酬的苦闷,自己不能去朝天,依然愁肠满怀,借酒浇愁。

③杀敌报国的渴望,有为国效力的壮志豪情,而梦中才有执弓弦驰骋战场的场景。

10.(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选A给3分,选C给2分,选B给1分。(B项不准确,作者以“倒插门”为题,确有引起读者注意的意图,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借“倒插门”显示了凑合老汉宁可背上“倒插门”的名声也不选儿子当村长,从而表现他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凑合的特点。D项错在“写出了立秋动作的敏捷”,这不是写他的敏捷,而是在表现他的鬼鬼祟祟。E项,“突出了老汉答应为儿子投票时认真的情态”不对。老汉连用三个“记”,实际是不耐烦的表现,是急欲让儿子停止劝说。)

11(2)

①耿直(或:坚持原则)(或:不徇私情)。他认为两个儿子都不适合当村长,所以不投他们的票。

②不善打理生活。连做饭这样的事他都做不好,只好跟着儿子过。

③隐忍,委曲求全。虽然遭儿媳冷嘲热讽,他并有声张,只是默默地忍受。

④讲究策略。对两个儿子的请求不明确表态,投票时缺席。

(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满分。意思对即可。共6分)

11(3)

①听了立春的游说后,凑合老汉很吃惊,委婉地表示不同意。因为他心里认为立春太自私、名声差。(2分)

②听了立秋的游说后,凑合老汉也不同意,但有所犹豫。不同意是因为立秋爱撒酒疯,而且看出立秋人品不好;犹豫是因为立秋说媒的事让他动了心。(2分)

作用:③写出反应的不同,可以避免小说情节重复,使人物形象更真实、生动。(2分)

(意思对即可,共6分。)

11(4)

①从情节上看,点出了两个儿子向凑合老汉游说的结果:凑合老汉不同意他们当村长,不肯为他们投票。同时暗示了凑合老汉得罪儿子后的最终归宿,为老汉的人生添加一抹亮色。

②从人物形象上看,本结尾显示出凑合老汉有点儿狡黠,使老汉的性格更丰富,形象更鲜明。

③从结构上看,最后一句扣住题目,使题目有了着落。

④从表达效果上看,这个结尾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幽默风趣,富有生活气息,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8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