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贵州高考 > 贵州高考语文

2014年贵州高中语文学习方法的必由之路:细察深思

编辑:

2014-04-19

再说说对生活的细察深思——这是写作能力提高的根本。

我们看一个生活场景:

北京市百货大楼的糖果柜台前,排着不长不短的队伍。一位刚有柜台高的小姑娘,把鼻子尖贴到玻璃柜台上,“妈妈,我要吃糖!”她已经迫不及待了。售货员从柜台里拿了两块糖果,给了小姑娘。当他以精熟的“一抓准”的手法给那位妈妈称好糖后,微笑着从里面取出两块:“这是刚才给小姑娘的两块,”他把糖投入柜台,“这是您的一斤糖,八角,请付钱吧。”柜台前的顾客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掌声像春风般拂荡在售货大厅。这位售货员就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张秉贵。

如果让同学写一篇作文,谈谈对这一生活场景的感想。

缺乏细察深思意识的同学,大约都会写成一篇赞颂“爱心”的读后感。泛泛地谈“爱心”,并不是由就这一特定材料引出的感想,并没有揭示出张秉贵此时、此地,面对此一对象献出的“爱心”的特性;他们所写的那种“爱心”,实际是很多同学头脑中都有的固有模式,就写成作文的立意而言,创造价值有限。

略能细察,稍有概括深思能力的同学,会从材料中发现对比关系:小姑娘还很小,刚有柜台高;而张秉贵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小姑娘的要求很幼稚,而糖果柜台前,顾客正多,张秉贵的工作分外忙碌。但这位劳动模范,并未因此而忽略一位小姑娘天真幼稚的要求。这正是张秉贵的模范本色。但只有这些,似仍嫌不足。要想让作文实现超越,绽放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还需看得更细些,想得更深些。

是呀,在顾客盈门的售货大厅内,一个稚嫩的童声发出的天真渴求,并未被一位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忽视,这本身的确十分动人;但集中体现张秉贵这份关注的举动“从柜台里拿了两块糖果,给了小姑娘”,并未引发“柜台前的顾客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的动人场面。将一件“两块糖果”的小事推向“掌声像春风般拂荡在售货大厅”高潮的,恰恰是张秉贵“给那位妈妈称好糖后,微笑着从里面取出两块”并且让这位妈妈付钱的言与行。这是颇耐人寻味的。生活要求我们深思。看来,张秉贵给予小姑娘的爱心,并不是我们惯常认为的那种“爱心”。让我们回到张秉贵所处的特定的时间、地点,面对特定对象,替他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听到小姑娘对妈妈提出的“我要吃糖”的请求,张秉贵大致可作如下选择:一、事不关己,不予理睬;二、劝说小姑娘几句“小妹妹,别着急,就快到啦”云云,而且可以是笑容可掬的;三、从柜台里拿出两块糖递给小姑娘,不再取回;四、出以公心,事后自己补上这两块糖钱。四种选择全有各自的道理,甚至全都不失为高尚。但张秉贵单单选择了具有个人独特风格的一种,一种绝对纯洁,剔除了任何物质色彩的纯粹的心理体贴、精神关护——“从柜台里拿了两块糖果,给了小姑娘”,“称好糖后,微笑着从里面取出两块:‘这是刚才给小姑娘的两块’,他把糖投入柜台”。在场顾客的内心深处,也都渴望着这一份特别纯净的“爱心”,此时此刻,他们的渴望被张秉贵的极为自然流畅的举动唤醒,于是,“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也才出现了“掌声像春风般拂荡在售货大厅”的动人场面。从这一个生活细节中,我们可以分明感到老劳模那份明净的爱心,这份化作糖果香甜的挚爱,这份为满堂喝彩所强化的醇美,一定会常驻小姑娘的心头。张秉贵两块糖果的“予”和“取”,铸造着一个人的灵魂。这种细察深思使认识、理解,对生活本身形成超越。超越就是创造,这种创造的价值在于,它能给读者以启迪,促使读者对生活产生丰富的认识,深刻的理解。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