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家长 > 高考心理辅导

高考生心理调节方法 :避开心理陷阱

编辑:sx_songjm

2015-05-29

本文为大家介绍一篇高考生心理调节方法的文章,文章讲述了学生家长在临近高考要如何释放压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内容吧!

学生:避开自己的“心理陷阱”

临近高考,学生没有压力和不紧张,这个说法不现实。“有压力和紧张,是一件好的事情。学生要理解这时候的紧张和压力是朋友,不是敌人。”刘哲宁教授说。但压力太大和太小都不好,太大,学生容易陷进自己的“心理陷阱”;太小,也不利于考试。

“心理陷阱”就是紧张,不少学生往往紧张一点,这一点比如“某些单词记不住”、“模拟考试没考好”、“梦见自己考不上好大学”……将这一点老是记在脑海,挥之不去。这样就能将紧张,无限增强,导致压力越来越大。

“其实,很多学生没有发现自己的优点,要善于对自己的‘紧张’不紧张,这样就能跳出‘心理陷阱’回归到正常的高考准备阶段。”刘哲宁教授说。

经历上千例高考学子的心理咨询,刘哲宁教授发现一些现象,那些考前感冒的学生,往往成绩考得不错。为什么呢?这样的学生,都在心里对自己进行暗示,“考不好,情有可原,是身体的原因。”这样恰恰能轻装上阵,没有精神负担,他们超常发挥完全有可能。这说明,学生太在意考试结果,往往自己会掉进自设的“心理陷阱”,而在意的是过程,对考得不好的结果能提前接受,这样的考生就走出了“心理陷阱”。

家长:不要暗示“考不好没关系”

在高考前,常常能听到家长对孩子说:“考得不好,没关系的。”刘哲宁教授说,这种暗示,会起到很不好的效果,会给学生本人起到消极的自我暗示。家长应该让孩子形成积极的自信。考生在考前就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积极暗示,自我打气。“我行,我一定行”,“我潜力大”,“我进步大”,也可以自己喊喊口号。

家长也不要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心,一个动作、一句话语、一个表情,都能在孩子身上产生心理的波动。家长应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给予帮助。假如,孩子属于那种独立能力强的类型,家长可表现得跟以前一样;如孩子是粘人的那种,那么,家长要积极关心;对于自理能力强的孩子,高考时家长可不要去接送;对自理能力差有依赖思想的孩子,家长可以去接送等。

五种高考压力症状这样缓解

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科科长王晓玲副主任医师提醒考生:要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考生实力和良好的考试心态缺一不可。那么高考将近,考生要如何自我调节,轻松迎考呢?

症状一:身心疲劳,长时间的应试复习让人感到疲倦、力不从心。

专家支招:高三学生应合理安排学习与休息时间,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在保障每天8小时睡眠基础上,除去吃饭时间,每天至少休息、锻炼1小时,听听音乐,适量运动,不但可以缓解疲劳与紧张,还能调节内分泌,提高学习效率。当然考生也不能走极端,认为考前要大休而停止复习,这会适得其反。

症状二:心理负担重,总担心考不好会辜负父母、老师的期望。

专家支招:这种情况在考生中较为普遍,考生要明确学习目的,正确解读长辈们的期望。读书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如果只想着一定要考好,考不好就愧对长辈,那必然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

对于父母、老师而言,他们关心孩子的高考,归根结底也是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前程。学生大可不必背思想包袱。“只要自己尽力了,即使考不上理想的学校,未来的人生也还会有很多的机遇在等待自己。”抱着这样的信念,就能保持一颗平常心。

症状三:焦虑不安,总觉得同学都比自己学得多,考得好。

专家支招:临近高考,学校通常会组织多次高考模拟考试,很多学生往往过于在意模拟考试成绩和排名,总拿自己和身边的同学做比较,这样势必会让自己日益紧张、浮躁。要克服这种心理,必须正确了解自己的实力,不盲目攀比,高考是与全国数以百万计的学子在竞争,把目光锁定在身边的同学,不能证明什么。

症状四:一进考场,平常会做的题目怎么都解答不出来。

专家支招:这主要是考生把考试看得太重,对自己缺乏自信心,临考时过度紧张造成的。试卷发下来以后,万一出现脑子里一片空白的现象,一定不要慌张,合上试卷做几次深呼吸,可以使自己尽快平静下来。

症状五:马上就要高考了,自己没有“补一补”提神健脑产品,总觉得不放心。

专家支招:考生完全不必有这种担忧。临近高考,切忌整体改变考生原有的日常饮食习惯,应根据考生的喜好和习惯,在原有饮食习惯的基础上予以适当调整。考前大量服用提神醒脑的保健品,对身体不利,时间一长还会打乱生物钟。保障充足的睡眠,坚持规律作息,每天适量运动,既能够储备体能,又能在休息、运动中愉悦心情,缓解压力,这比吃补品更能调整人的状态。

老师:评价学生要做“三明治”

高考冲刺阶段,老师具有关键的作用。这时候,老师的耐心和责任心都很重要,他们在教学中的态度,也会影响到学生迎考的心情。老师最好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出好的评价。“这个时候的评价,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心情。老师最好学做‘三明治’。”刘哲宁教授说。

他介绍,进入最后阶段的学习,老师一般都会告诉学生,哪些方面他需要加强。怎样对他讲呢?如果老师直接说出来,肯定会影响学生的状态。

在心理学中,如果把批评的内容夹在两个表扬中间,受批评者就会愉快地接受批评,认识错误从而改正错误。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三明治”效应。这种效应就如三明治,第一层是认同、赏识,积极地肯定对方的优点和积极面;批评之前的肯定表扬和关怀可以拉近两人的心理距离,进而产生情感共鸣,这样再进行批评就一点即通,一言即悟。中间层夹着建议批评或不同观点。第三层是鼓励、希望、信任、支持和帮助。

“你可以这样告诉学生,你在某方面很不错,但在某些细节上注入……,非常棒的成绩将属于你。”刘哲宁教授说,这样的方式谈话,就是一种很好的制作“三明治”方法。

以上就是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提供的高考生心理调节方法,希望大家好好利用。

相关推荐:

高考心理辅导:如何树立自信  

2015年高考心理辅导:如何应对考试中走神现象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