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改革

高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引领高中教育

编辑:sx_haody

2014-09-12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大力推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引领高中教育。近几年来,本版曾围绕这一问题开展了两次大讨论。

如今,《实施意见》的发布让广大教育工作者备感欣慰,深受鼓舞。我们约请部分专家、局长和校长专题探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高中教育的发展趋势,为两次讨论作“结”,为即将引发的深远教育变革加油。

只有突破考试招生这个瓶颈,我们才有可能科学探究中学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的终极意义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将解放中学教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教育领域密集出台综合改革举措,得到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

新一轮教育改革更加注重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良性互动,更加注重方方面面的统筹协调,更加注重可持续性,以现实国情为基点,既延续好的历史传统,又给未来预留足够的空间。这些新特点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那就是回归教育的本质,紧紧围绕“教书育人”这个根本问题来谋划改革发展。

评价体系一直是教学的“指挥棒”。教育领域的改革,也有深水区和硬骨头,这就是考试招生制度。考试招生制度不改革,教师和学生头上的“紧箍咒”就去不掉。在所有考试中,高考又是重中之重。高考制度不改革,中学尤其是高中的改革就不可能从容,更谈不上自由。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实施意见》。目标已经确定,坚冰开始打破。考试招生这个“险滩”一过,教育领域海阔天空。

在教育综合改革中,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是具有标志性的深化改革,是具有重要牵引作用的改革,是“四两拨千斤”的改革。只有突破考试招生这个瓶颈,我们才有可能科学探究中学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的终极意义。

只有深化考试招生改革,才能让中学自成体系、自为目的。近百年前,著名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老校长林砺儒先生就曾批驳过“中学教育不过是通往大学的一道桥梁”的谬见,提出“中等教育其自身就是目的”。他认为,“理想的中等教育,是全人格式的教育”。“要全人格的陶冶得到圆满,那么将来个性的分化才算是自然的。若有人问我中学毕业生做什么,我就说也不为士,也不为农,也不为工,也不为商,是为人:也可为士,也可为农,也可为工,也可为商”。林先生对中学的定位是准确的,对中学意义的理解是科学的。中学教育就是培养合格成人的教育,就是培养能履行权利和义务的合格公民的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成为各类人才打好基础的教育。由此看来,中学的意义何其重要、何其神圣!但千军万马过高考独木桥的状况,遮蔽了中学教育的神圣性。“中学教育不过是通往大学的一道桥梁”,让中学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大大地矮化了。深化考试招生改革,“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对中学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来说,可谓拨云见日,可谓正本清源。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中学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必将迎来一场大解放,必将进入一片新天地。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动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有助于中国梦在中学特别是高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感召和激励了全体中华儿女。中国梦已经成为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人的梦。国家、民族、个人打成一片,就是中国梦的家国情怀。让生活在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与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三个“共同享有”,是实现中国梦的原动力。激发这种原动力、培养这种原动力、壮大这种原动力,是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的核心任务。

应该承认,原有的单一模式的考试招生制度,是不利于这三个“共同享有”的。应试教育,只给善于应试的学生提供机会;单一的考试招生模式,只给某一类型的学生提供机会。只有以巨大的勇气和智慧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我们才能将孔夫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落到实处,才能进入陶行知先生追求的“时时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的境界,才能保证各种人才都能脱颖而出、显山露水,最终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适其性、各遂其生。“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两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让中国梦在中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指示,《实施意见》的颁布,让我们明确了方向,增添了力量,坚定了信心。

教育改革既有“过河”的问题,也有“搭桥”的任务。落实《实施意见》,就是在为教育改革的“过河”搭建“立交桥”。有了这座“立交桥”,教育事业一定能够形成百舸争流、千岩竞秀的生动局面,一定能够创造美好的明天,到达理想的彼岸。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引领高中教育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考改革栏目!

标签:高考改革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