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李彦宏的百度世界有感

2012-12-18

鉴于大家对大学生活十分关注,我们编辑小组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观看李彦宏的百度世界有感 ”一文,供大家参考!

观看李彦宏的百度世界有感

 在记述创造了美国时代的企业家一书上,理查德·泰德罗用了这样的一句开场白:“本书介绍了美国人最擅长的活动——成立和创建新企业,介绍了那些冲破旧规则束缚,创立新规则的人……这些人在这个国家享受到了世界上最大的自由。”那是一种无与伦比的自信与骄傲,在阅读《影响历史的商业七巨头》时,我时常想象:什么时候,我们也能用同样的语气,来描绘中国企业家的群像。

时代在变迁中蕴藏机遇,当中国世纪来临时,我们看到曾经默默无闻的一群小人物,将中国变成了类似于泰德罗描绘的巨大试验场,他们享受了这个国家从未有过的自由,也创造了令世界震惊的成就。而在这群像中,有非常独特的一群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他们将美国世纪传递到了中国——他们从美国出发,带着自由与创造的精神回到中国,然后开始创办企业,成长与发展后,又打败了曾经的老师。张朝阳、王志东、邵亦波都是这样的人,而最新出版的《李彦宏的百度世界》又记述了搜索业李彦宏的成长历程——他也是这样的人。

或许用美国《财富》杂志的评论最能形象地表达这点——几年前,百度被认为模仿者,但现在,它以75%的市场份额成为中文搜索市场的绝对统治者。而《商业周刊》更添油加醋地建议比尔·盖茨和鲍尔默要与李彦宏谈谈,因为微软没有做到打败Google,李彦宏却做到了……这样的评论包含了美国式的夸张,但不无形象的描绘了百度过去的成就——在一个新兴的市场,一切皆有可能发生。

因此,李彦宏与他的百度,以及很多互联网企业,其实传达了某种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关系。

与传统企业家相比,互联网一代的李彦宏们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如果我们看《李彦宏的百度世界》可以发现,其实这一代人并不复杂,战争、饥饿、死亡都在遥远的记忆之外,因此,创造一种透明的公司文化,始终会是纳斯达克一代企业家的追求,李彦宏和百度就是如此。在百度,李彦宏倡导一种“简单,可依赖”的文化价值观,这里的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没有等级之分,没有太多的办公室政治,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组织结构扁平化,工程师文化主导着一切,即使你不够圆滑或玲珑,你也可以凭借着技术说话。这样的特点与传统的国企或民企是不同的,它在某种意义上是美国文化的翻版,因此,当百度去纳斯达克上市,尽管李彦宏需要展示38种“我”的写法,但从根本上来说,它与美国式的认识并无差距,也更容易完成平常企业异常艰难的任务。

因此,把像百度这样的公司崛起,看作是美国世纪向中国的转换,正越来越得到认同,当然,这里还涉及到一个技术的话题。上世纪80年代,互联网技术的发明,将世界经济的中心又夺回到了美国,此前雄心万丈的日本遭遇失落的十年。而今,基于互联网的发明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很多专家都认为,今后将是一个技术运用的时代,而在这点上,中国人具有后发优势,以及天然的才赋。百度及一大批互联网公司回到中国,无疑是这种转移的最好注解。

因此,正像弗里德曼所说的,当世界变得平坦之后,任何的流动都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而在1847年,当年轻的安德鲁·卡内基从苏格兰迁徙到美国之后,他便发现了那个时代的巨大秘密,他在一封给家乡的回信中写到:“古老的欧洲还在像蜗牛一般移动,而崭新的美国却高速地超越了它。”这样的景象如今或许会再现,但此时的主角已变成了中国。

这是我在读《李彦宏的百度世界》之时想到的。

作者:吴晓波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