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天津方言笑话的奇葩之处

2012-07-18

天津方言是我国语言文化花园中的一只奇葩,在语言文化传播和融合中,具有顽强生命力和竞争力。在词汇方面,天津话富有地方特色的方言词汇十分丰富,它生动形象、含蓄质朴、感情深厚、贴近生活,成为天津人民生产和生活中的有力工具。

普通方言:

细说天津方言笑话的奇葩之处

1.上亮子 :特指门上方的玻璃窗。

 

2.齁 :读作hōu。指太甜或者太咸。例:今天这菜盐放多了,齁死我了。

3.褶裂:读作zhě liē。指人无故找茬(但并无寻衅滋事之意,仅仅是“褶裂”)。

4.横:读作héng。其实就是“可能”的连读音。例:你脸上怎么挂彩了?横给老婆打的。

5.唆了蜜:这个比较简单,就是对棒棒糖之类甜食的叫法。另:唆了,就是舔、含的意思。

6.零嘴儿:泛指零食。

7.嚏喷:读作tì fēng。正常人都说“打喷嚏”,但到了天津,不知怎么的,就叫“打嚏喷”,而且我打了20几年“嚏喷”,居然前几天才发现这个怪异的叫法,而且我小时候还以为那叫“打嚏分”呢。

8.恁(么):读作něn。其实应该是“怎么”,但天津人就说“恁么”,而且还常常在后面接上“嫩么(那么)”,例:你恁么嫩么腻歪人呢?

9.油呼鲁:实际大概是“油葫芦”,指跟蟋蟀(即“蛐蛐儿”类似的昆虫),还有一种差不多的,俗称“三尾(读作yǐ)巴腔子”。

10.尼了:“你”或“您”的叫法,例:尼了这是干嘛去?(实际应为“您这是干什么去?”,按标准的天津话说就是“尼了介斯干嘛其(轻声)?”

11. 二八八 :这可是经典的天津话了,意指一般水平或中等偏下的,大概和“二把刀”差不多。例:那么窄的道,也就您这老司机能过去,要换个二八八的,准卡那。(另:“卡”字在天津读作qiǎ或qiá)

12.孬(鱼):读作nao。是“熬”。熬鱼。

13.rǒng:用.永.勇.泳.庸.涌……凡是读作yǒng音的,天津话都是rǒng,声母变,声调不变。例:冗远(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14.顺:读作shún。难看.丢人.不好的意思。例:你说他当着那么多人数落我,我多顺(shún)呐! 例2:你介孩子长的还真顺(shún)呐。

另: 垮:读作kuǎ。顺(shún)的近义词,特指颜色对比过于鲜明或颜色太艳。例:你这身衣裳太“垮”了。

15.来:读作lǎi。拽的意思。例:你别来(lǎi)我。

16.拾不起个儿 :形容筋疲力尽。例:快让我躺下歇会儿,累得我都拾不起个儿来了。

17.拢子:梳子的天津叫法。

18.糖堆儿 :糖葫芦。

19.干饭 :米饭。例:马三立曾经在某个名段中说过:“我都不知道我自己吃几碗干饭”。

20.洋白菜:学名卷心菜,有的地方叫圆白菜,天津人大多管它叫洋白菜。

21.姨子:对肥皂的称呼,以此类推,香皂就叫“香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