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有关前四大场综述:招聘比约1:4

2012-11-06

鉴于大家对大学就业十分关注,我们编辑小组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2012有关前四大场综述:招聘比约1:4”一文,供大家参考!

2012有关前四大场综述:招聘比约1:4

广东省2008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系列供需见面会的分层次、分科类、分专业专场(俗称“九大场”),从12月3日开始至12月6日,已经有四场先后亮相。主办方的有关负责人对这些供需见面会的整体情况作了简要分析和小结,他透露,省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将考虑在以后的招聘活动过程中,建立企业诚信档案,确保学生的求职热情。

作为“九大场”系列供需见面会的“首战”,研究生专场于12月3日在中山大学率先开锣,共有1.5万名毕业生入场,参会单位与去年持平,200多家单位提供了近4500个岗位;次日的本科生专场也在中山大学举行,共吸引省内外毕业生3万多人,竞逐241家用人单位提供的近5000个岗位;12月5日进行的理工类专场选址在华南理工大学的东区运动场,超过280家的用人单位提供了约8000个岗位,吸引超过1.5万名省内外毕业生参加;而在12月6日刚刚结束的高职高专综合场则是“九大场”中规模最大的,参加的学生近3.5万人,近400家企业进场招聘,提供约7000个职位。

四场供需见面会合计,过千家用人单位参会,提供岗位数量超过2.4万个,进场应聘的毕业生达9.5万人(次)。岗位数量与应聘人数达到1:4。

对企业参会资格进行严格审查

供需见面会是企业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一个主要渠道,已举办的供需见面会每场均吸引超过200家企业前往,反应热烈。为确保参会企业的整体质量,主办方对企业的资格进行了严格的审查。据了解,在企业提交参会申请后,主办方会审查企业所提供的岗位是否与学生的学历和专业相符、所开列的薪酬待遇是否与学生的学历和专业技能相匹配等等,然后再有针对性地筛选和确定参会企业。例如,参加高职高专综合场供需见面会的企业,提供的薪金标准大约为1200元,有关人士认为基本与专科学生的学历和能力相吻合。

为确保求职热情拟建企业诚信档案

在供需见面会上,企业纳贤与学生求职的热情都非常高涨,但也有无故缺席的用人单位,有备而来的学生因此扑空,求职热情被减弱。这种情况在今年的供需见面会上已大幅度减少,但有关人士证实,研究生专场、本科生专场、理工类供需见面会上,均分别有1家已确定参会企业缺席。

“在社会和企业不断要求学生诚信的同时,也应该对企业提出诚信要求。”省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有关负责人说到。他透露,省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将考虑在招聘活动过程中,建立企业的诚信档案,确保学生的求职热情。他呼吁,企业在要求学生求实诚信的同时,也应该从自身做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企业重视“因岗招人”

不少学生向记者反应,“人多职位少”让他们感到就业困难重重。省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有关负责人认为,“僧多粥少”的情况与企业选才更务实和慎重有关。他介绍,用人单位的招聘海报上已经较少出现“储备人才”这一说法,企业转为“因岗招人”,“因需招人”。许多企业在选才时也非常严格,例如,在电力系统专场供需见面会上,有些企业对应聘者的简历划分等级,经过层层筛选后再决定复试人选。

复合型人才走俏

除了对应聘者简历进行认真筛选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省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有关负责人指出,企业已渐渐淡化“以专业定人”的概念,更加青睐复合型人才。他认为,“太专注专业学习、社会实践涉猎少”恰恰是毕业生求职的薄弱环节,文科生在这方面尤为突出。该负责人建议学生在专注本专业学习的同时,应该注重培养广泛兴趣,扩充知识面,从而获得求职主动权,为就业增加更多的竞争砝码。

虽然企业选才更为审慎,但毕业生就业情况仍然比较乐观。“(从今年就业情况来看,)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在数量上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省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