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提关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方面建议

2010-12-15

“现在一提大学生就业,就和下岗职工、农民工放一起,我这孩子白培养这么多年了,本科毕业甚至没技校生赚得多。”“大连青年创业氛围比南方差,这方面应该营造良好氛围。”昨天,市政协委员、大连工人大学副校长于延庆做客本报倾听市民关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问题的建议。大学生是否真的过剩?

一位大学生母亲打来电话表示,现在一提大学生常常与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相提并论,这个定位有问题,真的是大学生过剩吗?于延庆认为,当前社会对人才还有缺口。据他调查,其中不乏部分大学生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的现状。但更多的是,大学生在毕业到就业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关注不够、政策不够。大学生这个群体具有不可替代性,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一系列的重大历史任务终究要落到他们肩上,因此给予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保障理应高于其他群体,出台的政策要足以吸引大学生愿意到基层。大学生就业不仅仅是大学自身的问题,全社会都应各司其职。应由政府指导,社会各方面参与,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同时对吸纳就业主体的企业提出相关的约束。

对此,于延庆将形成提案,建议有关部门将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写进大连市十二五规划,政策要具体详细,并有可操作性,并确保一定比例的优秀大学生就业,将就业的大学生人数量化,并将政策落实纳入政府的考核体系。吸纳毕业生单位应予以免税

有大学生反映,当前很多企业倾向招纳有经验的员工让应届大学生很受伤,有毕业生调侃,诸葛亮出山前也没带过兵,凭啥让大学生一毕业就有经验。

对此,于延庆认为,这个现象的确很普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如何让具有高知识的大学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具备高能力,这需要政府再出台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吸纳大学生就业,但这个政策不能让企业买单,要考虑企业的经营成本。比如可以对招募应届大学生的企事业单位给予相应的免税政策。这样就让应届毕业生得到了学习的舞台,也为企业发展、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扩大青年创业循环资金

YBC创业导师林志高打来电话提出,他参加青年创业培训多年,他认为,有关部门对青年创业的推动很多,但拉动不足,现在有的青年获得了政府免费的场地、无息的贷款,但是没有客户,怎么办?有关部门应该扶上马,再送一程。对此,团市委以及创业导师正打算成立青年创业呼叫中心,让大家尽量去接受青年创业的服务,打呼叫电话,这样就为青年找到了客户源,但这需要大家的认同。同时他还认为,当下不少青年创业存在盲目性,为了就业而创业,他希望有关部门能成立个项目库,并为有意创业的青年提供必要的前期指导,避免青年走弯路。

林志高的观点与于延庆不谋而合,于延庆表示,创业并不是应届大学生毕业的首选,但有一定社会积累和物质积累的青年不妨尝试。他准备将林志高的建议写进提案,同时建议扩大青年创业循环资金,资金由政府或者企事业单位投入,创业青年以无息抵押的方式获得,进而对更多创业青年予以实际支持。

更多精彩内容:精品学习网大学频道     精品专题:大学专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