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说课稿 > 初一说课稿 > 历史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初一上册《原始的农耕生活》说课稿怎么写

编辑:sx_yanxf

2016-07-25

提前做好规划对于做好一件事情可以较高的提高效率,下文为大家带来了人教版历史初一上册原始的农耕生活说课稿怎么写,欢迎大家阅读。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说课的内容主要分为五部分。

一、教材分析

1、课标解读

本课以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为例,了解原始农耕文化遗址南北两种类型的代表。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介绍了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展示了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几个世界性的贡献,在中国古代史上

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具有重要的作用。

3、三维目标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比较全面的掌握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过程与方法:带着问题预习教

材,学会自主学习;观察图片资料,掌握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表格归类对比,初步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先民们对人类社

会做出的特有的贡献,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祖先尊敬之情。

4、教学重点与难点

我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课标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了本课的重点与难点,并采取了相应的突破方法。本课的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为了突破本课重点,我将利用几组丰富的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两种居民的不同。

本课的难点是大汶口墓葬所反映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突破难点的方法:联系第1课中“北京人”“山顶洞人”有关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对比人与人之间关系发生的

变化。

突破难点的方法:通过合作探究和扩展延伸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在古今中外交流史上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自学能力不强,针对这些特点,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再现历史情景,增强历史知识的直观性,加深学生对史实的理解和记忆。

三、教法与学法

1、运用图片展示法化抽象为具体,引导学生比较两种原始居民文化的不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运用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运用对比归纳法,通过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比较两种原始农耕居民在生产和生活上的不同,培养学生的对比归纳能力。

四、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来完成。【故事激趣,导入新课】【预习导学,小组督查】【合作探究,展示点评】【目标检测,抽签达标】【课堂总结,知识梳理】

1、【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我针对七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以“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传说”导入新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预习导学,小组督查】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编制了导学案进行预习导学。在上课的前一天,把准备好的导学案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完成自主学习部分。课前5分钟,由各小组长检查,老师抽查并进行分数量化。

学案内容如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 )年前;反映了( )

原始农耕文化,种植( ) ,住( )房子,过着定居的生活。他们已经挖掘( ),会制造简单的( )、( )和原始乐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半坡原始居民发现在( )附近的半坡村,距今( )。种植( ),住( )房子。能

制造色彩鲜丽的(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大汶口原始居民生活在( )社会晚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和( )的国家。

目的: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熟悉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通过安排两次活动和四次探究,来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活动过程:1、各小组自主完成表格

2、各小组展示;

3、其他小组点评修正并加以补充

4、对各小组参与的情况、展示点评进行打分

目的:通过对比,掌握南北两种原始居民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的对比归纳能力。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

学会学习。

探究一:通过观察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房屋复原图,讨论他们房屋建造各有什

么特点?为什么?

过程:观察图片→小组讨论→小组展示→归纳总结

结论: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南方,气候闷热、潮湿,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居民

生活在北方,气候干燥、寒冷 ,住半地穴式房屋。

目的:让学生认识这两种原始居民是不同地域的典型代表,是先民们适应自然环境的长期积累。

活动二:观察3组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生产图片,然后小组讨论,每组

选派一位历史解说员,说说每幅图的构造以及用途。

目的:比较两种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上的不同,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语言表达能力。

探究二:看图分析半坡彩陶上的彩绘图案,他们是什么动物?你能说出这些动物与原始居民的生活关系吗?

目的:让学生认识各种经济活劝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着的,使学生

知道“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探究三

为了突破本课的难点,我首先指导学生阅读“大汶口原始居民”这一目;然后指导学生联系第一课中“北京人”“山顶洞人”有关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对比人与人关系的变化。教师提

问:1、北京人、山顶洞人,他们是如何分配食物的?为什么?

2、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墓葬中为什么会有随葬品?为什么有了随葬品多少悬殊的现象?

过程:学生合作探究→小组展示→归纳总结

结论: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的出现→贫富分化、等级之分

目的:引导学生探究问题,透过现象认清本质,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

探究四:

找一找,本课中你能找出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吗?在现代,又有谁在水稻方面有突出的贡献?他是哪里人?我们要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目的:激发学生对先民们的尊敬之情,培养爱国情操

4、【目标检测,抽签达标】

1、西安发现的原始聚落遗址,是北方(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代表; 遗址是南方农耕文化(长江流域)的代表。

2、半坡原始先民种植;河姆渡原始先民种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的国家之一。

3、半坡原始先民居住的房屋是式;河姆渡先民居住的房屋是 式。

4、南北方先民会制作石器,历史上称为“新石器时代”。

5、【课堂小结,知识梳理】

课堂总结

五、教学反思

本课充分贯彻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的原则,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和提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讲本课重点时,我把河姆渡与半坡两种原始居民整合在一起,可行与否,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上文为大家推荐的人教版历史初一上册原始的农耕生活说课稿怎么写,大家仔细阅读了吗?祝大家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初一历史《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说课稿范文 

七年级历史下册《闭关锁国》说课稿范例  

 

标签:历史说课稿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