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说课稿 > 初三说课稿 > 化学说课稿

秋季学期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说课稿:分子和原子

编辑:sx_zhanglz

2015-10-14

2015年中学开课了,同学们又开始了紧张的学习生活,为了帮助同学们能够更好的掌握学习内容,我们整理了秋季学期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说课稿,供老师同学参考。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在此之前只有一些微观现象的感性认识,没有任何理性认识,通过学习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开始对微观世界有所了解,开始初步探索物质构成的奥秘。此后,学生还要对微观世界的探索不断深入。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而且还是继续学习物质结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认识分子、原子的特性,并能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和实验探究,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意义,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微观想象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分子、原子的认识,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初学物质的构成,学生难以建立微观粒子想象表象,因此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通过多媒体和实例让学生把微观粒子形象化,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

二、教法分析

教学过程中采用实验探究法、交流讨论法、分析归纳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学法指导

本节课以实例引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和兴趣,利用多媒体和图片让学生通过耳听、眼看、脑想等多种感官同时并用在头脑中形成微观粒子的想象表象,感知微观粒子的存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力。

在认识分子、原子的基础上探究分子和原子基本特性的实验中,教师在实验中注意以下指导:(1)重视探索性实验的选择和设计(2)在实验之初,要向学生提示观察角度(3)要重视学生对实验现象完整而准确地叙述(4)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透过实验现象分析其本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通过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和讨论,让学生自已发现长处和不足,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不断地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

四、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思考下列问题

1、盛放在敞开口的容器的水,在常温下会减少,如果温度越高减少越快,为什么?

2、为什么人在有水蒸发的空气中会感觉湿润?天空也会出现云彩?

3、为什么当人漫步在花园里,能陶醉在花香之中呢?

4、在静置的水中,为什么品红扩散后,液体都呈红色呢?这些和物质的构成有没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讲解:这些问题在很早以前就引起了学者的兴趣 ,些学者的探究兴趣,他们经过反复的实验和探究,提出了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构成的设想。并用这一设想来解释上述问题。这些粒子是什么呢?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无数的事例可以证明:仔细观察物质从可见变为看不见时,我们往往还能感觉到它们的存在。这些事实充分说明物质是由无数不可见的粒子所构成的。而且科学技术的进步早已证明,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现在通过先进的仪器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走原子。

投影;展示图3-6和图3-7

说明:图3-6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图像鲜明地显示了苯分子的六元环结构。

图3-7是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常温下以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手段,通过用探针拔出硅晶体表面的硅原子的方法,在硅晶体表面形成的图形。

总结:这两幅图说明了分子和原子的真实存在,从而也证实了科学家的设想。

过渡: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分子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分子有哪些特征呢?

活动与探究:如右图所示,有A、B两个烧杯。在烧杯A中装入20 mL蒸馏水,滴入2~3滴无色的酚酞试剂。观察到杯中的溶液仍为无色。在烧杯B中装入10 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溶液罩在—起。过几分钟后,观察到小烧杯A中装的溶液变成红色。烧杯A中的溶液为什么会变红?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

氨分子扩散,进入A烧杯中使酚酞变红。

提问:

1、我们为什么看不见氨分子进入酚酞溶液?

2、为什么氨分子能扩散到空气中,进入酚酞溶液?

归纳上述现象说明:

1、质量小、体积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

3、分子间有间隙。

教师讲解: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例如。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一滴水(以20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这个数字有多大呢?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分子的话,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

思考:1、为什么A烧杯的溶液变红,而C烧杯的溶液没变红,这说明什么?

说明氨分子的运动速度比酚酞分子的运动速度快。

现在是不是觉得学期学习很简单啊,希望这篇秋季学期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说课稿,可以帮助到大家。努力哦!

相关推荐:

《酸、碱与指示剂的作用》初三化学说课稿  

初三年级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说课稿  

标签:化学说课稿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