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说课稿 > 初二说课稿 > 历史说课稿

初二历史上册鸦片战争的烽烟说课稿:北大师版

编辑:sx_zhanglz

2016-09-01

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努力走向成功、走向辉煌!精品学习网初中频道为大家准备了初二历史上册鸦片战争的烽烟说课稿,欢迎阅读与选择!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鸦片战争的烽烟》是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它是中国和西方两条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的交汇点。它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探索富强道路的开始,它决定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走向,是本册书中的重要章节。

2.  教学目标和要求

⑴、了解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和世界的形势,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⑵、掌握《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⑶、了解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要思想及其作用。

通过本课学习领会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变化、与时俱进、面向世界的人生态度。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本课进行了一个整体构思。

二、教学构思

本节教材的

重点为:

1、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有关史实;

2、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难点是:

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为突破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前因后果有一个完整深刻的印象,我将知识结构安排如下:战争背景、经过、结果、影响、启示。根据这一主线并围绕教材的重难点,我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突出“自主探究”“设疑辩论”,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使学生的理性认识得到升华和提高。

三、教学设计

导入:

由美丽的罂粟花和紫荆花(见屏幕)引出课题,这两种颇具象征意义的花,学生并不陌生,可让学生展开联想,从而顺利引入新课——鸦片战争的烽烟。然后设置问题:“关于‘战争’我们历史课往往会学习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学生答后。应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就是以战争爆发的背景(即原因)、经过、结果、影响、启示等为主线来层层深入进行的,目的是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也为后面学习作下铺垫。教师继续问“那么鸦片战争到底又有怎样一个前因后果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回到160多年前,去感受一下那场改写了中国命运的战争!”通过以上两个由浅入深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起到在思维上引领学生,达到真正的互动,并过渡到战争背景的探究上来。

2、探究:

(1)战争背景:是本课的重难点,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其中把握这一时期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和中国晚清的社会状况,是理解全课内容的突破口。

A、通过(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得出:由于晚清社会的没落和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战争前中国仍是以男耕女织为主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既反映了中国经济的落后,也为后面学习英国为何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做了一个铺垫。

B、让学生通过图片(屏幕展示)分析、讨论来了解工业革命给资本主义社会带来的巨大的变化。最后通过对比小结,自然地过渡到中英两国的差距越来越大,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同时也为下几节课学习列强的侵华战争以及向西方的探索学习作了铺垫,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整体认识。

此条件下,英国通过正当贸易,无法扭转贸易中所处的不利局面,便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利用图表使学生更直观的看到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情况。关于鸦片对中国所造成的危害,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大字、小字、图片等),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吸毒现象,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出鸦片输入对中国在多方面所造成的危害,并适时对学生 “进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再通过林则徐在上皇帝折中痛陈鸦片的危害,巧妙的过渡到虎门销烟上来。“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对于这一问题,学生容易将它与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相混淆,通过播放《虎门销烟》片段,设置争议问题“有人认为,如果林则徐不禁烟,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你同意吗?”,让学生来思辨,联系前面介绍的关于英国工业革命后的情况,学生可以水到渠成的得出正确结论,根本原因是对外开辟商品市场和掠夺原料产地,直接原因是禁烟运动;同时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他们认识到林则徐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他捍卫民族的利益,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战争经过:通过屏幕演示《鸦片战争英军入侵路线图》和适当的讲解,既让学生在观察中大体了解了战争的主要路线又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概念。画面中闪现的几个英雄的名字和民众抗英事件,学生们并不很了解,挑选其一,做以简要介绍,主要是使学生感受到清朝爱国官兵及民众抵抗侵略的坚强决心。

(3)战争结果:清政府屈服求和,鸦片战争结束,被迫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条约内容是难点,采用列表格的形式体现条约的内容(见屏幕),引导学生把其简单概括为“通商、赔款、割地、关税”八个字,再进一步分析每个条款给中国造成的危害,使学生认识到此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于学生认识中国由社会性质的变化而引起的其它变化就迎刃而解了,为后面学习战争的影响做了准备。

(4)战争影响:为突破这一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推理的方法,得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一论断。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把握时代特征和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5)战争启示:通过引导学生回答“从战争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教训?”“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这两个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从理论上升华为认识,感悟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这是本节课的初衷,也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主要目的之一。

⑹、魏源发愤编著《海国图志》的原因:战败求和的刺激

他的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能够实现吗?

有何意义?⑴爱国

⑵对“天朝上国”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

请同学们讨论清朝失败的原因并提出自己解决的方法。

3、小结:

4、巩固练习:(略)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二历史上册鸦片战争的烽烟说课稿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相关推荐:

新人教版八年级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历史说课稿:上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甲午中日战争历史说课稿:上册

标签:历史说课稿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