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课外生活 > 名人传记

《马克·波罗》课外名人传记

编辑:sx_zhanglz

2015-11-09

丰富的学习生活对自己的帮助非常大,接下来就是精品学习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的课外名人传记,希望会对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

马可·波罗,伟大的旅行家和亚洲文明的探索者,他以自己的亲自经历,使欧洲人认识了东方,认识了中国。他为欧亚两大文明的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他在人类历史占有重要的地位。

马可·波罗1254年出生在意大利的威尼斯。1260年,马可的父亲尼可罗和叔叔马飞阿从君士坦丁堡到黑海沿岸经商,来到钦察汗国都城萨莱,后因战乱影响,他们索性东行至不花剌,随旭烈兀派去朝见忽必烈的使臣,于1265年夏到达上都,又受忽必烈的派遣,作为蒙古使臣出使罗马教廷。1269年,他们向教会复命后回到威尼斯,此刻尼可罗从未见过面的儿子马可已经15岁了。1271年,马可随父亲和叔叔,奉教皇格里戈里十世之命,再度开始了东方之旅。

尼可罗、马飞阿和马可所走的路线大致就是古代东西贸易的交通线——丝绸之路。他们爬山涉水,克服了无数难以想像的困难,先后穿越叙利亚和两河流域,横越伊朗全境,穿过中亚大草原,翻过帕米尔高原,经过罗布大沙漠和西域,终于胜利抵达上都。

他们此次在中国长达17年。马可曾奉忽必烈之命出使西南、江南、印度和缅甸等,并在扬州做过三年官,中国的许多地方留下了他的足迹。马可聪明好学、勇敢顽强,有着敏锐的观察力,他追随忽必烈左右,狩猎、出征、执行秘密使命,深得忽必烈的宠爱。

1291年,尼可罗、马飞阿和马可得到一个天赐良机,他们借护送阔阔真公主远嫁波斯之际得以返乡。1295年,他们终于回到了阔别25年的威尼斯。

回国后,马可又参加了威尼斯对热那亚之战,结果不幸被俘,遭禁二年。

1324年,马可病逝于家中。他为我们留下了一部不朽的名著——《东方见闻录》(即《马可·波罗游记》)。

《东方见闻录》记载的范围极广,从黑海到印度,从西伯利亚到东南亚,社会、政治、宗教、经济、军事、地理、交通、民俗风情、自然物产,无所不包。它为中世纪直至近代的旅行家、探险家提供了一部行程指南;它是研究中亚和元朝历史的重要典籍;它让西方人终于睁开双眼,看到了东方,看到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国。

由于马可的有关资料所存极少,在完成这部传记时最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惟一的依据,就是他的《东方见闻录》。但是,在书中马可很少提到自己,这更增加了难度。

《东方见闻录》一书的译本有拉丁语、法语、德语、英语、土耳其语等各种版本,共有140多件抄本留传后世。虽然这些抄本大同小异,但在译成各国语言后,不免有译者擅自加入的部分,相互比较之后,就会发现若干差异,有时让人不知何为真,何为假。同样的人名地名,几个版本相距甚远,令人不知所云。

惟一的办法就是仔细研读《东方见闻录》,从中探索马可·波罗的思想、个性、经历,同时参照中外史书,像有关国家的通史、宗教史、交通史、民俗史等等,将马可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加以研究,有些年代是多方考究,一点点加以推算出来的。

不少史学家,如日本的佐口透先生,都说过,以现有的资料,要写出一部完整的马可·波罗传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写作过程中,我越来越感到前辈们断言的正确。马可曾说他只讲出了所见所闻的一半。这就给我们留下了无数难以解开的谜。在这部传记中,这些谜依然存在,或许将永远保留下去。也许正是因为这些谜笼罩着马可,更为他增添了几分神秘的光彩。

关于马可·波罗的研究,国外远比国内要深入。因为汉文中没有多少资料可供借鉴,古代的欧洲典籍难以读懂,而且也不可能多方查阅,往往依靠二三手材料。所幸我的太太张蕾芳以其专业知识为我解决了许多困难,查找并翻译了不少国外的研究资料,本书才得以较为顺利地写下去。另外,还要感谢郭锷权先生在本书写作过程中给予的关心、支持和具体的帮助。

马可·波罗在西方几乎家喻户晓。但在中国,很多人是从1983年中意合拍的传记影片《马可·波罗》中才认识他的。希望通过这本书,能使普通读者看到一个真正的马可,从而对他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了解。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课外名人传记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经典名人传记之《褒曼传》  

文学艺术家卷传记之安徒生传  

标签:名人传记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

名人传记、中外名人传记、世界名人传记、中国名人传记、名人传记读后感、名人传记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