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课外生活 > 名人传记

初中生必读经典名人传记之松下苦难岁月

编辑:

2014-08-15

迭遭家难

木屐店只维持了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关门了。为了养家糊口,父亲每天都在外奔波。幸之助年纪幼小,虽然见到父母比过去辛劳,但对于他们的愁苦却并不理解。

他上小学那一年,大哥经人介绍,到一家纺织厂当事务员,多少减轻了父亲的负担。谁知有一天大哥突然患了感冒,病情急剧恶化。当时医疗水平低,条件差,再加上家里太穷,才过了三个多月,这一家的长子就夭折了。

大概是受他传染的缘故,就在同一年,幸之助的二哥和大姐也相继患病,离开了人间。家境本就艰难,紧接着又遭遇这些灾难,他的父母几乎挺不住了。

待流逝的光阴将这些强烈的悲痛渐渐冲淡之后,他们更加疼爱小儿子幸之助,把全家人的希望都集中在他身上。

到他读小学二年级那年,父亲前往大阪,在那里的一家私立盲哑院找到一份工作,以自己微薄的工资养活一大家人。无论母亲如何勤俭持家,也常常为孩子们的衣食发愁。

幸之助在学校非常用功,很受同学和老师的喜欢。尤其是老师见他家境贫寒而又聪明勤奋,对他格外欣赏,有时还叫他去家里玩,让他吃园里种的水果,教他下棋,勉励他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不过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毕竟苦多于乐。因为他品学兼优,有钱人家的孩子不敢怎么欺负他。可是,每逢学校组织庆祝活动,要求学生都穿上漂亮的传统服装时,由于家里无钱给他做新的,只好把已故的哥哥们穿过的旧衣裳给他穿,或者用父母的衣服来改制,他穿到学校去时常常遭到同学们的讥笑。起初,他哭叫着不肯穿,可是当他看到母亲为难得流出了眼泪时,再也不吭声了。他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读好书,长大后干一番事业,让母亲和姐姐们都穿上漂亮的新衣服。

谁知就在他上四年级的那个冬天,父亲来信说,有一个姓宫田的朋友在大阪开了一家火盆店,需要学徒。这是个很难得的机会,叫幸之助赶紧去。

这时幸之助才9岁,母亲实在舍不得让他这么小年纪就去当学徒,可是家里实在太困难,无法继续供他读书。他去当学徒不仅可以减少这笔学费,还能在主人家找到一碗饭吃。

幸之助本人呢?他当然想继续读书。可是一想到自己可以学手艺和减轻父母的负担,并且又是在大阪这样的大城市,就很高兴地答应了。

就这样,他由母亲送到火车站,独自一人上了火车。当火车在汽笛的鸣叫声中离开车站,母亲孤单而又瘦弱的身影渐渐远去之时,他心痛得几乎要跳下车去,回到母亲的身边。

火盆店学徒

幸之助一下火车,父亲便将他直接送到火盆店去了。

宫田开的火盆店是一个自产自销的小店铺,除了老板之外,还雇了两三个店员。幸之助因为年纪小,干不了重活,虽说是当打杂的小学徒,还得负责带主人的孩子。

由于是初次离家,晚上关门睡觉时就想母亲,想着想着就哭了起来。

其他店员见劝他没用,也就随他哭去。好在日久天长,若不是受了什么委屈,他也不再哭了。

按照老板的吩咐,除了看孩子,他主要的工作就是把店里卖的火盆擦亮。而这擦火盆还有许多讲究:一般的先用砂纸擦,再用木贼草擦;上等货则只能用木贼草擦,擦亮一个差不多得费一天的工夫。

不几天,他的手就擦破了,又红又肿,不住流血,痛得钻心。此时,只要一想起几乎通宵不睡地做女红贴补家用的母亲和姐姐,想起常年在外奔波的父亲,他又咬咬牙,忍住痛,起劲地擦起火盆来。

到12月15日那天,他第一次拿到了上半个月的工钱(按规矩初一、十五各发一次):5分钱,高兴得把钱翻来覆去地看了又看。他在家时从来没有得过零用钱,更何况这还是他自己挣来的钱!由于主人家管饭,他决心一分钱也不花,全部存起来交给父母。

可是有一天,他却不得不忍痛花去了1分钱。这件事他一辈子都记得,因为这不仅是整整3天的工钱,而且还是由于自己的过失而花出去的。

这一天,他背着老板的儿子看其他孩子玩铁陀螺,不觉也跟着玩了起来。有一次扔陀螺时用力过猛,把背上的小家伙一下子从他头上摔了下来。亏他手快,抓住了小家伙的脚,可头已碰到地上,起了一个大包。

小家伙哇哇哭叫,把其他孩子吓跑了。幸之助更是害怕得脸色发青,把小家伙抱在怀里又诓又哄,可就是无法使他止住哭声。

幸之助想,如果这样回去,定会被老板和老板娘骂个半死,说不定还会挨一顿打。正在这百般无奈之时,他突然看到了对面的饼店,就买了一个馒头来哄孩子。这一招真灵:这小家伙一见到馒头,马上就停止了哭叫,一边抽泣,一边大口地吃了起来。

幸之助虽说心疼这1分钱,但还是感到花得值得。要不是这个馒头,小家伙不知会哭到何时才停下来哩。

他回到店里后,如实地把事情的经过对老板和老板娘讲了,他们不仅没有责骂他,反而夸奖他肯动脑筋。

单车店的苦与乐

第二年2月,幸之助才当了3个月的火盆店学徒,老板关了这个店,把他介绍到五代开的单车店去。

那时在一般人的眼里,单车是很希罕的东西,一辆要卖100~150日元。从当对1个学徒每月的工资才1~2角钱来比较,就可以知道100元是多大的一个数额了。总之,这东西只有达官贵人和巨商富贾的公子哥儿才玩得起。

刚进单车店时,幸之助的任务是每天早晚打扫卫生,整理和陈列商品。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让他见习修理单车。他觉得,修理工作与他在乡下见过的铁匠活差不多,干起来很有趣。不久,他还学会了操作店里的车床和其他设备。

不过,他认为最有意思的还是骑单车。

老板要求每个店员都必须学会骑单车。这样,不仅便于向客人介绍和修理,必要时还能骑到大街上去兜售。

幸之助从进店的第一天起就学骑车。他年纪小,个子又矮,自然不会按正规的骑法,只能把右脚从横杆下方伸到下面去踩踏板,弯着腰半蹲着骑。他白天晚上一有空就练,一个星期就学会了。虽说姿势很难看,但骑起来并不比别人慢。

单车店的工作虽说比火盆店有趣,但吃的苦头却远比后者多。以使用车床为例,由于当时不用电,要用手去转动,这对他就是一个大难题。

因为力气小,转动30~40分钟就累得手发麻,转不动了。这时,年纪大的工人就会用小钉锤敲一下他的头,而且决不是开玩笑、做样子。

这是当时学手艺的规矩,到处都是如此:师傅打徒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打不成器”。若是不服气、提抗议,不仅没有用,反而会吃更大的苦头。

老板见幸之助聪明乖巧,除了叫他在店里学手艺之外,有时还派他出去跑腿:或是到顾客家,或是到老板的亲戚朋友家。这时,老板娘会教他如何对人说话,如何才能做到既有礼貌又能办好事情。

一年的时间飞快地过去了。单车店兴旺发达,增加了新的店员。于是,年方10岁的松下幸之助也成了老店员,偶尔可以向比他年纪大的新店员半真半假地摆摆威风了。

为了促销,老板培养选手,参加在各地组织的单车比赛;并通过报纸大肆鼓吹,弄得沸沸扬扬,每场比赛的热烈程度都不亚于当今的足球比赛。

此时,松下幸之助的老板五代已将他小小的单车铺扩大成颇具规模的五代商会,不仅出售英、美等国的单车,还开发出自己的“国王牌”等几个国产品牌。不用说,商会自己的选手参加比赛时,骑的自然是自己厂家的产品。

小松下年少好胜,也坚持天天练习骑车,参加比赛。他虽然体质单薄,除了吃店里的集体伙食之外又舍不得花一分工钱去增加营养,但是从不减轻自己的训练强度。他认为,骑车可以增强自己的体力,还能锻炼自己坚忍不拔的进取心,不能因为自己条件比别人差就自动放弃竞争的权利和机会。他日后在事业上百折不挠,取得卓越成就,与这一时期的自我磨炼大有关系。

就这样,他靠自己的刻苦努力,在好几次比赛中夺得了冠军。大概是命运提醒他不能再在这种竞赛中耗费自己的心思和精力吧,在一次比赛中,当他快到达终点时,车子突然出了毛病,使他猛摔下来,顿时失去知觉。虽无生命之虞,但却断了一条肋骨,整整医治了一个半月才恢复健康。

从此,他再不去练习骑车,更不去参加什么比赛了。

父亲的决策

由于父亲也在大阪工作,小松下有什么苦恼都去向父亲倾诉,有什么困难都去找父亲解决。几乎每一次,父亲都要语重心长地勉励他:

“不要灰心!什么艰难困苦都要忍耐,你早晚一定会发迹的!伟人们都是历尽千辛万苦才成功的,他们当中当过学徒的人可不少啊!”

每当他遇到挫折的时候,他就想起父亲的谆谆教导。他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作为松下家族惟一的男孩子,他担负着光宗耀祖的庄严使命。

因为他和父亲都在大阪安定下来,到他11岁那年,母亲带着姐姐也来到了大阪。

姐姐读过一些书,父亲托朋友帮忙,使她在大阪储蓄局计算事务所当上一名雇员。不久,局里招工友,姐姐和母亲商量,准备让小松下去干这个闲差事,好利用晚上的时间到附近上夜校。

他小学都没毕业,连信都写不好,心想如能一边当工友一边上夜校,不仅比当学徒自由得多,还能同母亲住在一起。因此,一听到这个消息,马上就求姐姐和母亲赶紧帮他换工作。

母亲心疼他,也支持他改变工作,但为慎重起见,还是去征求他父亲的意见。

父亲对此坚决反对。他对小松下说:

标签:名人传记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

名人传记、中外名人传记、世界名人传记、中国名人传记、名人传记读后感、名人传记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