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白杨礼赞教学计划模板

编辑:sx_zhanglz

2016-09-02

讲授新课前,做一份完美的教学计划,能够更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在上课时的积极性,精品学习网为老师们整理了初三上册语文白杨礼赞教学计划,希望给老师的教学带来帮助。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的象征手法,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结合具体语句,理解文章的准确、优美、富有感情的语言

3.感悟根据地军民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教学重点:通过对文章关键句子的理解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小白杨》——《小白杨》这首歌曾唱遍了大江南北,它歌颂的,仅仅是一颗小小的白杨树吗?我们的文学家也曾高声礼赞过白杨树,他们的手法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今天,让我们一起研读散文《白杨礼赞》,插上想象的翅膀,去西北高原上漫游一次,感受一下高原上白杨树的风姿(板书课题)

二.揭示目标,明确任务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毡子(   )  锤炼(   )  主宰(   )  婆娑(   )  黄绿错综(   )  妙手偶得(   )

倦怠(   )  刹那(   )  秀颀(   )  宛然(   )  不折不挠(   )  坦荡如砥(   )

倔强(   )  参天(   )  虬枝(   ) 恹恹(   )  潜滋暗长(   )  旁逸斜出(   )

2.作者简介: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茅盾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第一任文化部长,还担任过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名誉主席等职务茅盾一生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等

3.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思考:

(1)从题目中我们就可以感知作者对白杨树充满了怎样的感情?请你找出文中直接对白杨树进行赞美的语句

【明确】赞美之情,具体语句: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其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关键词:从“那”到“这”,从第1段的“赞美”到第9段的“高声赞美”,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对白杨树的观察是从远到近,感情是由浅入深这说明对白杨树的感情不仅仅是赞美,还有崇敬的感情)

(2)让作者如此的赞美白杨树在文章哪些地方描写了呢?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的?各有怎样的特点呢?(要求用“圈点法”画出描绘白杨树外部形态和内在气质的重要词语由这些词语联想到什么精神?)

【明确】 总的形象:力争上游

干:笔直、绝无旁枝(正直)

枝:笔直、紧紧靠拢(团结)

叶:片片向上(进取)

皮:光滑淡青色(质朴)

内在气质:倔强挺立    不折不挠

【小结】这一段描写了白杨树的形象美和精神美,使人们透过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看到它的不平凡的精神,从而产生崇敬、赞美之情文章的第6自然段,再次抒发了这种感情,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四.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这篇课文仅仅是在礼赞白杨树吗?你凭什么知道的?请找出有关的语句

【明确】明确:第8段(有什么相似点呢?)作者直接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联系起来,总结了它们的相似之处:一是“极普通,不被人重视”,二是“有极强的生命力”用一递进关系的复句阐述了赞美白杨树的原因在这段文字里,作者改用肯定的句式,正面论述,更加鲜明地强调白杨的象征意义

2.看来,作者写这篇课文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借赞美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农民的崇敬和赞美,那他为什么不直接赞美北方农民呢?

写作背景:《白杨礼赞》写于一九四一年三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五.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1.学习象征手法

(1)《白杨树赞》运用了象征手法象征是托意于物,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抽象事物或思想感情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2)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例如本文作者把对北方农民的赞美之情寄托在对白杨的具体描绘与精辟议论上这种描述是贯串全篇的因此,本文用的是托物抒情的象征手法

2.文章如何展开联想,由树及人?(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第七段中的“四个难道”) 四个排比反问句是怎样逐句加深的?

【明确】连用四个反问句,由树及人,逐层深入地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并深化,发人深思

第一句由树及人的过渡,启发人们思考人和树之间的联系,引起共鸣:应该觉得它是什么呢?

第二句从白杨树的性格出发,肯定白杨树不平凡的品质,肯定白杨树与北方农民之间的联系第三句从白杨树“傲然挺立”形象出发,进一步明确指出白杨树象征着坚持战斗的北方军民第四句从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肯定正是象征了抗日群众的精神和意志四个反问句气势充沛,酣畅淋漓地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六.合作探究,疑点追踪

1.刚才我们讨论的都是写白杨树的,但文章的第二段似乎不是写白杨树的,这一段写什么呢?它与白杨树有关系吗?

【明确】这一段是描绘西北高原的壮美景色,它是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西北高原的?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黄土高原?

【明确】作者先从三个方面来描绘:色彩——“黄绿错综”;幅员——“无边无垠”;地势——“坦荡如砥”作者之所以要着意描写黄土高原是为了给白杨树的出现设好背景,不平凡的环境培育了不平凡的白杨树,描写黄土高原有烘托白杨树的作用

3.作者最后为什么又写楠木,目的何在?

【明确】茅盾同志回答说:“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 结尾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呼应篇首

七.课时小结,作业布置

文章用准确凝练,优美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石榴的外在特点和内在品格,颂扬了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讴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三上册语文白杨礼赞教学计划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2016-2017初中上学期全年教学计划(各版本、年级、科目)  

初三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格式:星星变奏曲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