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教案 > 初一教案 > 历史教案

精编七年级历史第三章第13课教案设计模板

编辑:sx_yanxf

2016-04-21

教案是老师为讲授新一课而做的教学设计和设想,编写教案要依据教科书和教学大纲,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精品学习网准备了七年级历史第三章第13课教案设计模板,希望对大家有用。

第13课  《抗击侵略的英雄业绩》

内容标准:列举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通过本课学习,掌握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使学生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简况。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奠定基础。

2、能力培养

通过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培养学生纵向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雅克萨之战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清军抗击沙俄侵略者的正义性,并认识《尼布楚条约》是在平等基础上签定的。

会分析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清王朝统一台湾的不同性质,归纳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史实证据。

识读《清初抗击沙俄侵略形势图》,指出《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的大致走向。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中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斗争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斗争都是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中华民族各族人民有着坚决反抗外敌侵略的光荣传统;戚继光和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从而激发学生继承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传统,培养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英勇斗争的精神。

通过对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除可向学生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外,还可引导学生发现郑和与戚继光这二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重点和难点】

明清时期,我国东南沿海和北疆相继遭到日本、荷兰、沙俄的侵略,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清军抗击沙俄侵略的雅克萨之战以及在平等基础上签定的《尼布楚条约》对巩固边疆起了重要作用。戚继光抗倭是重点。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人民的支持下,肃清侵扰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这是历史上我国人民抵御外侮的第一次胜利,捍卫了中国的主权,保障了我国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学习这一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体会到“得道多助”、正义必定会战胜邪恶的道理。特别是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赢得了后世的尊敬,在民间具有强烈而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历史上,每当遭受外敌侵略之际,戚继光都会成为一面激励人民斗志的旗帜。学习这一内容,对于培养学生崇高的历史责任感, 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学习这一内容,还有助于学生正确地识别善恶美丑,对端正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产生积极的作用。

郑成功收复台湾是本课的重点。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后来逐渐占领了整个台湾岛。1661年,郑成功率舰队抵台,在当地人民支持下,打败了荷兰殖民者。第二年初,荷兰殖民者签字投降,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斗争,在我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

上文所提供的七年级历史第三章第13课教案设计模板,大家看了之后是不是感觉很受用呢?希望大家对本网及时关教注。

相关推荐:

初一年级历史第二单元教案范文:第13课 

七年级历史第二单元教学案例:第12课 

标签:历史教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