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教案 > 初三教案 > 语文教案

长春版语文第四单元《西风颂》教案设计模板:初三

编辑:sx_yanxf

2016-04-20

教案是老师为讲授新一课而做的教学设计和设想,编写教案要依据教科书和教学大纲,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精品学习网准备了《西风颂》教案设计模板,希望对大家有用。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浪漫主义诗作的特点。

2、技能目标:学习并自由创作诗歌。

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给予诗歌的内在情愫。

教学要点:

1、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创作的思想感情;

2、分析诗歌的结构层次;

3、体会本诗作的浪漫主义特点;

4、具体掌握本诗运用的比喻、象征等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分析法、鉴赏以及探究教学方法等。

教具准备:教材、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一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 信息采集

1、作者简介:

雪莱(1792—1822),19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1822年7月8日,诗人出海航行遭遇暴风雨,溺水而亡。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抒情诗及政治诗,《致云雀》、《西风颂》、《自由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暴政的假面游行》等诗都一直为人们传唱不衰。

2、作品背景介绍:

作为雪莱最负盛名的作品,《西风颂》一诗主要是在1819年秋天意大利的文化名城佛罗伦萨构思完成的。雪莱在该诗原注中,曾这样描述过当时的创作情况:

“这首诗构思在弗罗伦萨附近阿诺河畔的一片树林里,主要部分也在那里写成。那一天,孕育着一场暴风雨的暖和而令人振奋的大风,集合着常常倾泻下滂沱秋雨的云霭。不出我的预料,雨从日落下起,狂风暴雨里夹带着冰雹,并且伴有阿尔卑斯山南地区所特有的气势宏伟的电闪雷鸣。”《西风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自然现象激发起创作灵感,借自然景物来抒情言志,表现诗人对黑暗的反抗,对光明的热切期盼和向往,也表现了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希望。

二、 新课导入

“严冬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是大家所熟知的。本次课程所学的诗歌《西风颂》极具雪莱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且极具感染力诗歌。那么,今天,让我们共同领略诗人笔下的“西风”魅力。

三、新课内容

(一)【层次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 (1-3节):写西风扫落叶,播种子,驱散乱云,放释雷雨,把地中海从夏天的沉睡中吹醒,让大西洋涂上庄严秋色。这一部分是对西风的赞歌。

第1节:称颂西风 “既是破坏者又是保护者”,它既能横扫枯死的落叶(象征腐朽的反动势力),又能护送“有翼的种子”暗藏地下,只等春风吹起,万卉齐放(象征革命思想终将萌发、壮大)。

第2节:再次颂扬西风扫荡腐朽事物的强大威力(象征革命的力量)。它能势卷流云,随之带来黑雨、冰雹和火焰,“将濒临的一年埋葬”。这一节把境界由地上扩展到了高空。

第3节:写西风吹醒了南国的地中海,震惊了大西洋,使汹涌的波涛为它让路,深渊的草木也为之战栗。这一节将西风的强大威力由空中扫到海洋,暗示着革命风暴终将在各处掀起。

第二部分(4-5节):诗人将自己写入诗歌,同西风合为一体,把主观感情同自然景合在一起。

第4节:他仍然望西风能象举起水波、树叶、流云一样,使自己振诗人尽管在人生路上受尽挫折奋起来,获得新的生命,表现了诗人投入革命。

第5节:诗人愿西风给予他“狂暴的精神”,吹落“枯死的思想”,“促成新的生命”,从而“把昏睡的大地唤醒”。最后两句展示了光明的前景,充满着对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

(二)【思想内容概括】

这首诗将自然景物的描写和革命激qing的抒发紧紧地结合在一起革命力量的象征,既赞颂它对腐朽的旧势力的扫荡,又热情地讴歌它对新生事物的保护和促进作用,揭示出旧事物必将让位于新事物的客观规律,反映了诗人对反动腐朽势力的憎恨,对光明未来的信心和希望

【归纳总结】

作为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的佳作,雪莱的《西风颂》具有哪些艺术特色?

1.气势豪放,想像奇丽,境界开阔,充满浓厚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诗人展开想像的翅膀,时而陆地,时而天空,时而海底,常常把读者带进雄奇壮丽的境界。

2.情景交融的特点。诗的前三节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后两节融入了诗人自我形象和主观感情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西风的热爱与向往,由景入情,两方面联结得自然、巧妙。

3.通篇采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意义深远含蓄。例如第三节,写西风唤醒了地中海、震惊了大西洋,就很容易引起人们对现实的深思。诗歌形象生动,又蕴含象征意义和强烈的感情色彩。

【作业】

诵读全诗并写诗歌赏析。

【板书设计】

西风颂   ——“骄傲、轻捷而不驯的灵魂”自白;时代精神的写照。

【课后记事】把握诗歌展开的内在线索,对诗歌进行深入理解和整体把握。

上文所提供的《西风颂》教案设计模板,大家看了之后是不是感觉很受用呢?希望大家对本网及时关教注。

相关推荐:

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章教案:第6课 

初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第7课 

标签:语文教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