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教案 > 初三教案 > 历史教案

华师大版初三历史第五单元教案设计:第23课

编辑:sx_yanxf

2016-04-28

教案是教师对新一课时讲授的整体设计,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因此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提供了华师大版初三历史第五单元教案设计,希望对老师有所帮助。

课标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本课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而零散,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分阶段记忆。同时,要结合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背景对其加以分析,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能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了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人生理想。

教学课时:

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新中国科技成就。要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标志性成就及其在增强综合国力中的意义。

难点: 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现代中国科技进步的史实的了解。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命题的理解。

教学建议:

(1)“科研的起步与国力的展示”一目,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爆发前,我国在科研方面的政策和成就。教师需要让学生依据教材理清线索即可,同时可以补充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一目,主要讲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但不需要补充太多的课外知识,把课文中的内容讲清楚,使学生能清晰的理解即可,也可以提供相关的影片资料,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3)“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一目,主要讲述了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教师可以依据教材从核技术、空间技术、运载火箭研究、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几个方面阐述成就即可。在讲述中需要教师补充一些图片、文字和影视资料,增强直观性。

教学过程:

导入:我国科技发展的历程?

(1)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世界领先;

(2)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

(3)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也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一、起步与成就:

1.背景:科技基础薄弱;社会环境动荡

2.政府措施:

建立发展方针——“自力更生”

成立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科技委

壮大科研队伍——归国“游子”;政府培养

编制远景规划

3.成就:国防科技,医学、农业科技

4.曲折:

5.表现:科研事业受挫,科研工作瘫痪,科技差距拉大。

二、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1.背景:文革结束,邓的口号,两次会议召开,科技体制改革。

2.提出:1988年,邓小平明确提出

3.意义:反映了时代特点,概括了科技作用,成为理论基础。

三、走向世界:

1.原因:“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科研工作者的努力,科技规划的实施

2.成就:核技术,空间技术,运载火箭研究,信息技术,生物工程

学思之窗一:

材料:“我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

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他是谁? _____________钱学森

材料: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袁隆平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能,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学思之窗二:

材料: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即近代科学)。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在16—18世纪却没有产生现代科学,这些科学已被证明是形成现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在亚洲产生与此相似的现代科学。

问题一  16—18 世纪中国科学技术状况如何?

问题二  为什么没有产生现代科学?

问题三  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又如何努力将现代科学引入中国?结果怎样?

问题四  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国家独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

1、建国后在国防科技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杰出人物有(      )

(1)钱学森(2)郭沫若(3)邓稼先(4)袁隆平

2、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在

A、1949年    B、1988年    C、1985年      D、1976年

3、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作用和意义有(  )

A、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   B、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C、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   D、称霸世界

通过对华师大版初三历史第五单元教案设计的学习,希望对老师有所帮助,提供更多的教学参考内容。

相关推荐: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第三单元教案设计:第10课 

2016初三下学期历史教案范文:第12课苏东的艰难探索  

标签:历史教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