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教案 > 初二教案 > 语文教案

精编初二语文第五章第23课教案设计

编辑:sx_yanxf

2016-04-14

教学规划可以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提高课堂效率。下文是精品学习网初中频道整理的精编初二语文第五章第23课教案设计,仅供大家参考。

教学目的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情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

韩愈 (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韩氏先人原是昌黎(今属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

“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摘自《辞海》“韩愈”条)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800)间。其时,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提拔,未被采纳。他在京城应试觅官,奔走相告,一共呆了10年之久,最后无限怨郁,离开长安。坎坷遭遇正是他写这篇《马说》的思想基础。这篇文章的另一用意是曲陈心迹,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二、简介文体: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本文是作者《杂说四首》中的第四首,“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当它发表议论时,非常重视文辞的力量,常逞其千回百折之力,极尽嘻笑怒骂之能事,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我们学习《马说》,要掌握这种文体的特点,着重体会其语言的力量。“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从字面上可以解为“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三、简介伯乐相马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

四、教师范读全文。学生朗读课文。(重点朗读第3段,体会作者的感情。)

五、阅读课下注释,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理解词语意思。

①骈( )死于槽枥( )之间       骈死:骈,两马并驾。骈死意为并列而死。

②才美不外见( )                外见:表现出来。

③食( )之不能尽其材            食,同“饲”。

……

六、阅读课文并思考:

1.“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大多是以华丽的言辞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

2.层次:

第一层(第1段)说明伯乐对手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层(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层(第3段)总结全文。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3.中心:借古代伯乐和平里马的故事,以喻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甚至摧残、压抑人才,也表现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看完精品学习网给大家带来的精编初二语文第五章第23课教案设计,相信老师对教学计划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多参考资料尽在精品学习网初中频道。

相关推荐: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第14课大雁归来 

必备的初二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第13课旅鼠之谜 

标签:语文教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