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教案 > 初二教案 > 生物教案

精编苏教版生物初二下学期《传染病》教案模板

编辑:sx_yanxf

2016-04-26

教案是老师为讲授新一课而做的教学设计和设想,编写教案要依据教科书和教学大纲,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精品学习网准备了苏教版生物初二下学期传染病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用。

第一节 传染病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人类传染病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2、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3、概述传染病的传染途径

能力目标:参与"常见的传染病"的讨论,学习传染病分类的方法

情感目标:介绍我国和本地区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及其所取得的成就。贯彻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精神,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 1、常见的传染病及其特点

2、常见的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 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区别 教学手段及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资料、视频、图片

2、学生课前预习有关内容。 教学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 板 书 设 计 第一节  传染病

(一)传染病的概念:

(二)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三)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者

(四)人类的传染病:

1.呼吸道传染病

2.消化道传染病

3.血液传染病

4.体表传染病

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常见的传染病及其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教师对传染病缺乏专业知识,不能给予先生进行令人满意的指导和答疑时应该怎么办呢?其一,挖掘学生自身资源,因为学生从出生到十几岁,不管大病小病基本都得过,有切身的体会,要让他们现身说法,相互启迪,共同领悟。其二,聘请校医,现场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 学 内 容 及 程 序 设 计 二次备课 【引言】你知道在人类的疾病中,哪些有传染性、哪些没有传染性。

学生分组讨论,各组选一名代表发言,尽量举出所知道的传染病和非传染病。最后由教师归纳得出正确结论。

(一)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病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可以用肺结核病的例子解释流行性的含义,并以此引人下一个题目

(二)人类的传染病:

传染病的种类很多,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类:

1.呼吸道传染病:

提供思考提纲,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教师结合教材进行小结。

(1)你认为哪些疾病属于呼吸道传染病?

(2)呼吸道传染病常发生在什么季节?

(3)主要传染源是什么?(注意带菌者虽然本人不发病,没有症状,但也是传染源。)

(4)病原体的主要寄生部位在哪里?

(5)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6)禁止随地吐痰和保持教室空气流通在防止呼吸道传染病上有何意义?

2.消化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是由病原体侵入消化道粘膜后引起的传染病。

课前做好工作,请得过痢疾、肝炎或蛔虫病的学生,或者家里有过这种病人,对病情比较了解的学生,向同学介绍主要病症和如何感染上此病。在治疗中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病好后取得了什么教训,今后如何预防等。

以下两种传染病学生的感性认识较少,主要由教师讲解。

3.血液传染病:

主要是指蚊、虱、蚤、蜱等媒介所引起的传染病,因而又叫虫媒传染病。因学生对虱、蚤、蝉等很少能见到,最好有挂图、照片或录像等媒体辅助教学,以加强直观效果。

对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丝虫病和出血热等做简单的介绍,或者用录像等媒体进行介绍。

传染源是病人和带病原体的动物;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血液和淋巴;传播途径是生物媒介。预防办法主要是切断传播途径,消灭蚊虫、虱子等。

4.体表传染病:

主要是指由于直接或间接与患病的人、动物接触,或者与含有病原体的土壤、水接触,病原体经皮肤进入人体引起传染病,所以又叫接触传染病。利用照片或录像等媒体简单介绍破伤风、狂犬病、血吸虫病、沙眼、疥疮和癣等传染病。可结合本地区情况重点介绍一两种,特别是破伤风、血吸虫病和沙眼。

病原体寄生在皮肤和体表粘膜。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注意隔离病人,做好个人卫生,不使用公用毛巾和脸盆等,不与带病原体的动物接触,最好不养猫、狗等宠物。

(三)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这里必须说明的是,传染源之所以能大量散播病原体,是因为病原体在他的体内,如呼吸道、消化道、血液或其他组织中生存并繁殖,再通过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生物媒介(如蚊、虱等)直接或间接地传播给健康人。结核杆菌就寄生在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肺的组织中,大量繁殖后,就可随呼吸道的分泌物--"痰"散播出体外,传染健康人。

蛔虫病患者的粪便中便有大量蛔虫卵,患者就是传染源,而蛔虫和蛔虫卵就是病原体。

许多农村有用粪水浇灌蔬菜的习惯,所以有的蔬菜上就沾有蛔虫卵,传播蛔虫病。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种带虫卵的蔬菜是不是传染源?在此非常容易答错,提示学生传染源的定义是什么。再进行分析,因蔬菜只是被虫卵污染,蛔虫并不能在蔬菜体内生存和繁殖。所以蔬菜不是传染源。那么,蔬菜被虫卵污染它应属于什么地位呢?导入下一题目。

2.传播途径:

被虫卵污染了的蔬菜是把病原体(虫卵)从传染源(蛔虫病患者)转移到健康人的中间传播途径,这叫饮食传播。此外还有其他传染病的空气传播、水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请学生分组讨论,对每种传播方式都举出几个实例。

我们周围的病原体很多,环境中到处都可遇到病菌和病毒等,是否接触到了病原体就得病?腮腺炎流行时也不是每个人都被感染。那又是什么原因呢?

3.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未出过麻疹的儿童,没有对此病的免疫力,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

讨论:"流感"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什么?讨论时每个环节的内容要具体。

总结: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病流行时采取什么措施进行控制?怎样控制呢?

(四)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在传染病流行时,只要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其流行便可终止。

1.控制传染源:

许多传染病在发病以前就有传染性,而到了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一般我们对传染病人如何护理?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对病人要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对于传染病人要倍加关怀,不可嫌弃,病人有好的心情有利于早日恢复健康。对患传染病的动物,定要及时处理,如患狂犬病的狗,即使它是个可爱的宠物但也不能留。

2.切断传播途径:

有个肝炎病人,在饭店吃过饭后在他的碗下压了一个字条:"我是肝炎病人,请把用过的餐具消毒后再用"。很显然这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他的目的就是要切断传播途径。其实饭前便后要洗手,消灭蚊蝇等,也是切断传播途径。讲究个人卫生,消灭媒介生物等,使病原体没有机会感染健康人。

3.保护易感者:

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抗病能力。此外,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在防病中也是很重要的。

不同的传染病预防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是要找出它的薄弱环节,要因病制宜。

艾滋小知识

HIV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1980年6月发现第一个AIDS患者,20年来感染HIV者有3600万,死亡1170万。

中国1985年报告首例病人。

1985-1988:国外病例输入期

1989-1993:播散期

1994-至今:增长期31个行政区均不能幸免

传播途径:毒品注射:68%;采血9.7%;性接触7.2%

血制品1.5%母婴0.2%不详13.4%

材料一:科学家发现,在人体内的CCR5受体发生基因突变后,能产生遗传抵抗力,让艾滋病病毒无法破坏人体细胞。中国人艾滋病易感性的研究已采集取自全国各地、符合统计学原则的1300名中国人的基因样本,却只发现了3个人有此基因突变。这表明,在分子水平上我国人群属于艾滋病的易感人群。

材料二:国家计生委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70%以上的人对艾滋病没有防范意识。调查发现,有71.8%的人知道艾滋病会传染,但大多数人并不完全清楚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多数被调查者根本不担心自己会感染艾滋病,少部分人认为自己根本没有必要了解艾滋病知识。

总结:最好联系本地区较突出的传染病实例,结合学生熟悉的实际,进行较系统的理论指导。从长远的目光分析,有利于学生今后生活质量的提高。

反馈练习 四、反馈练习

自我评价

P73,T1-4

课堂小结   人的一生会患多种疾病,其中有些疾病是传染病,通过学习,了解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懂得传染病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知道了常见的传染病及其特点,学习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进行"艾滋病的传播与预防"的热烈讨论。

课后作业及预习内容 (1)评价手册

P39-40,T3-6,T8

P41-42,T1-4,T6-10

(2)课外阅读

评价手册P40,禽流感

(3)预习

第二节 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

教后记

上文所提供的苏教版生物初二下学期传染病教案模板,大家看了之后是不是感觉很受用呢?希望大家对本网及时关教注。

相关推荐:

八年级生物第七单元第三章第2节教案设计 

初二下生物第二章教学案例参考:第二节

标签:生物教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