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教案 > 初二教案 > 历史教案

精编初二年级历史《“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教案设计

编辑:sx_yanxf

2016-04-22

提前做好教学规划,可以帮助教师理清新课时的教学思路,进而提高课堂效率。以下是精品学习网为老师提供的初二年级历史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教案设计,希望在老师的教学中能够有所帮助。

[课标要求]

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理解“一国两制”的具体内涵、意义及运用。记住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了解中国共产党为结束海峡两岸的人为隔绝局面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

●能力与方法:通过让学生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过程,讨论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的原因,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港澳回归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的结果,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一国两制”是具有独创性的伟大构想,它已成为我国政府的一项基本国策,为中国的统一开辟了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并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新途径。

认识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洗雪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耻辱,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建设祖国、促进祖国统一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对祖国统一的前景充满信心。

通过中国共产党从客观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地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是国家、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

[教学重点]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及意义。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及提出的依旧。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所体现的“一国两制”的原则。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授课类型]   新课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录音带、香港和澳门的区旗区徽图。中英谈判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和海峡两岸交往活动的视频录象。教学所用幻灯片。

●    学生准备:关于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和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问题引入、课堂激趣、分析讨论与经验交流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有一种相聚之情,叫做不能没有你!有一种离别之苦,叫做不能把你忘记!带着这份依恋和离愁,我们首先来欣赏一首大家熟悉的歌曲,深情地聆听漂流在外的游子渴望回到母亲怀里的阵阵哭泣和令人心碎的呼喊。

(教师演唱《七子之歌----澳门》,或播放音乐录音)

教师引导:刚才欣赏的这首歌曲同学们一定很熟悉,你们知道是什么歌曲吗?(学生回答)

教师进一步引导:这首诗歌是1925年,身在美国纽约的著名爱国诗人闻一多有感于时事,把外国占领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七处中国领土,比作与祖国母亲离散的七个儿女,哭诉着被强盗欺侮蹂躏的痛苦,要求回到母亲的怀抱。带着这份深深的骨肉相连之情,今天,我们就走进第14课《“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回望离散多年的游子是怎样回到母亲怀抱的?看看中国共产党如何用“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为中华民族谱写出了一曲曲壮丽的爱国华章!

学习新课:

过渡:接下来,我们要探讨的是母亲为找回离散的儿女而所寻求的办法。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教师设问:这一构想提出是为解决什么问题呢?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一构想提出的目的。

1、提出目的

根本目的: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直接目的:实现祖国大陆、台湾统一,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

教师引导:寻找孩子的方法很多很多,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不只有一种。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想到要用“一国两制”的办法呢?带着这一疑惑,我们有必要探究提出这一构想的依据。

2、提出依据:从中国实际出发,既尊重历史,又尊重现实。

组织学生讨论

问题一: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可以有哪些方式?(和平方式或非和平方式)

问题二:采取哪种解决方式才是最好的,切合实际的?

(非和平方式、武力解决问题总是不好的,不但骨肉相残使矛盾激化,而且不利于正在进行着的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建设,不利于保持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繁荣与稳定,不利于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

问题三:怎样才能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呢?

(这就必须充分照顾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情况,找到一个各方面都能接受的方式)

教师讲解小结:

从历史角度看:大陆与香港、澳门、台湾长期处于分离状态,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离散多年的母子相认还有个过程)

从现实来看:港、澳、台经过几十年努力,经济有了较大发展,那里的人民已经习惯了那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他们希望祖国统一后保持这些地区的稳定与繁荣。(儿女生存的环境已发生了重大变化,风俗、习惯、思想观念都与母亲有了很大差异)

小结:实现和平统一,最好的办法不仅是双方都愿意,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推进祖国的统一大业。

教师指导学生总结:用一句话来概括来概括提出的依据。(从中国实际出发,既尊重历史,又尊重现实)

3、提出的时间、人物: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

指导学生看教材《人民日报》1979年元旦刊发的《告台湾同胞书》,中共正式向世界宣布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1984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一个代表团时,把解决中国统一问题的构想概括为“一个中国,两种制度”。(注意区分两个不同的时间)那么,“一国两制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呢?

4、基本内涵: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教师讲解:从“一国两制度”的基本内涵里我们应把握几个问题(提醒同学们注意掌握)

(1)“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中国”。一个中国原则是“一国两制”的核心、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

(2)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

5、提出的伟大意义:指导学生看教材并批注。

(1)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正确的道路。

(2)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台湾的繁荣与稳定,有利于促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为和平解决某些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教师过渡:刚才我们了解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原本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但在实际运用中,首先被成功地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过渡:人世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亲人相聚;而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骨肉分离,特别是近在咫尺,母子却不能相认。那么,香港、澳门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离开祖国怀抱的呢?

1、游子的离去: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

设问讨论:香港是在什么情况下,通过哪些条约被英国占领的?

引导学生回顾历史,归纳出基本的史实。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香港地区被侵占的三个阶段:(或现场作图演示)

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界新界(深圳河以南,九龙界限街以北的广大地区和附近的大小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期满。

小结就这样,美丽的香港地区被英国殖民者一步一步吞食侵吞,香港儿女被迫离开母亲的怀抱,过上被人奴役欺凌的殖民地生活。

不仅如此,祖国的另一个儿女澳门在葡萄牙殖民者的阴谋策划下,也曾经过上了被强盗欺侮蹂躏的痛苦生活。1553年,葡萄牙人通过贿赂广东地方官吏,取得在澳门码头停靠船舶和进行贸易的权利。此后,寻找种种借口,赖着不走,并占地为王,不断扩大地盘。1887年,葡萄牙政府强迫清政府先后签定了《中葡会议草约》和《中葡北京条约》。此后,一直占领着澳门。

2、艰辛的谈判

教师引入:游子被迫离开祖国,母亲无时无刻不在挂念,为了早日寻回自己离散的孩子,为了母子团聚的那一刻早日到来,改革开放后,中共抓住时机,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与英国政府和葡萄牙政府进行了多轮艰辛而又曲折的谈判。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中插图:《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读图释图;体会谈判的艰辛和曲折,同时欣赏邓小平非凡的胆略和睿智)

3、《联合声明》的签订

1)签订的时间:1984年,1987年。

2)具体内容:明确声明中的两个规定

过渡:下面,我们来欣赏母子团聚的那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面。

4、母子团聚:

教师激情引入:历史永远不会忘记也不能忘记那激动人心,举世聚焦的一瞬:

1997年6月30日子夜,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蓝底英国米字旗缓缓垂落,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江泽民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顿时,举国欢腾,世界震惊,一时间,“香港回归了”成了宇宙倾听的回音。同样的场景,同样的心情出现在两年之后的澳门,1999年12月20日,离开祖国400多年的澳门也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里,一时间,澳门人民在欢庆,首都人民在欢庆,全国人民在欢庆,世界再次把欣赏的目光投向了澳门,投向了北京。这无疑是中华民族的盛事,是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人类历史上谱写的壮丽史诗!为了这一历史时刻,为了这一盛事,在此,我们有必要理解和掌握以下问题:

1)熟悉两个场景:看书前彩图(提出相应问题)

2)记住两个时间:教材上批注

3)知道两个人物:教材上批注

4)理解两个问题:回归的原因和意义。

组织学生讨论:16世纪中叶,葡萄牙侵占了澳门,100多年前,英国侵占了香港。为什么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能够收回香港和澳门?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教师小结原因:a、香港自古以来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收回香港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B、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c、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引导学生阅读、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现实意义。(概括理解、分析说明)

教师过渡:刚才我们饶有兴趣地欣赏了游子回归的盛大场景,体味了母子团圆的相聚之情。接下来,我们把关注的目光移向祖国的宝岛,美丽的台湾,看一看两岸关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三、两岸关系的发展

引入:探究历史,关注时政,台湾问题不仅是一个多年来困扰两岸中华儿女不能风雨同舟,不能血肉相连的历史遗留问题,而且是世界特别关注的问题。但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在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台湾,认识台湾。

1、认识台湾

台湾是一个宝岛,不仅山川秀丽,资源丰富,而且战略地位非常特殊。作为中国人,我们更应自豪和骄傲,因为不可争辩的历史史实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指导学生寻找史实,说明台湾是祖国母亲的儿女,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历史资料:台湾自古即属于中国。台湾古称夷洲、流求。公元3世纪和7世纪,三国孙吴政权和隋朝政府都曾先后派万余人去台,加强了台湾地区与内地的联系。中国历代政府在台湾建立了行政机构,行使管辖权(元朝政府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台湾,1684清朝统一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教师进一步引入: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但遗憾的是作为祖国的儿女,曾因为母亲的贫穷和落后,被迫三次离开母亲的怀抱。

课堂讨论: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1945年,抗战胜利后,再次回到祖国的怀抱;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际,国民党军政要员退踞台湾,他们在当时美国政府的支持下,继续维持政治、军事架构,从而造成了台湾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岛内的少数民族分裂分子逆历史潮流而动,公然鼓吹“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制造了新的障碍。近年来,台湾当局更是大搞“台独”花招,妄图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但是,不可争辩的历史告诉我们:任何分裂图谋是不得人心的,最后都必将失败。

教师引入:对于台湾的过去、现在,对于海峡两岸长期以来不能相聚的离愁,对于两岸原本唇齿相依、骨肉相连的这分亲情,我们来看身居在外的游子,台湾当代的著名诗人余光中是怎么来表达的呢?

全体朗读: 《乡愁》

看完精品学习网初中频道推荐的初二年级历史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教案设计,相信老师对教学设计、规划也有了更清楚的掌握,更多参考资料尽在精品学习网。

相关推荐:

初二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教案:第六课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教案:第1课 

 

 

标签:历史教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