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教案 > 初二教案 > 历史教案

鸦片战争历史教案

编辑:sx_chenj

2013-11-27

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为了能够很好的帮助各位老师备课,精品小编特别准备了这篇鸦片战争历史教案以供参考!

一、 学习目标:

1、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记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南京条约》

难点:学生怎样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课堂导入:

巍然屹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见证了共和国五十余年的光荣历史。碑上所刻的八幅巨型浮雕,生动地浓缩了此前一个多世纪优秀中华儿女为实现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而付出的充满血与泪、剑与火的艰辛努力。你知道其中第一幅浮雕的内容是什么吗?是谁领导了这场伟大斗争?他为什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中国与英国相隔非常遥远,领土并无接壤,为什么双方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激烈冲突并走向战争呢?为什么会出现以清政府的彻底失败宣告结束这种结果呢?你想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危害及其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吗?

林则徐                                  虎门硝烟

四、自主学习:(学生找出以下问题自学并记忆。时间:15分钟)

1、谁领导了虎门硝烟这场伟大斗争?他为什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2、中国与英国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激烈冲突并走向战争呢?

3、在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奋勇杀敌、浴血抗战,涌现出了关天培、陈化成等一大批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可鸦片战争最终还是以清政府的彻底失败宣告结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

4、“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这是描写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诗句。你知道这个条约的名称和内容吗?

5、你知道香港与香港岛的区别吗?

6、你想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危害及其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吗?

五、合作探究:采用同桌→小组→师生合作的形式。

1、中国与英国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激烈冲突并走向战争呢?

2、你想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危害及其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吗?

六、精讲点拨:

1、虎门销烟。应掌握以下知识: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

2、中英《南京条约》: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其内容包括“割地”“赔款”“通商”“关税”等四个方面,中国主权沦丧,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南京条约》签订的影响的理解:

《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的含义是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的国家。半封建社会的含义是原有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虽然是形式上独立的国家,但其独立自主的政治已开始受到外来的干预;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封建社会也受到外来资本主义的冲击,已不是完整的封建社会,因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七、达标检测:

(一)、夯实基础:

1.道光帝决定禁烟的根本原因是(  )

A.为了继续推行闭关政策  B.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

C.林则徐请求严禁鸦片    D.维护清朝的统治

2.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

A.1839年,清政府派林则徐去广东禁烟

B.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

C.1840年,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

D.1840年,英军直达天津

3.下列不属于中国在《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的是

A.南京   B.上海   C.广州    D.福州

4.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开始遭受大规模的外来侵略

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C.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D.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5、“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炝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  (  )

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      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6、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定都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  )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左宗棠          D.邓世昌

(二)、能力提升: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嘉庆皇帝和大臣孙玉庭的一段对话。

嘉庆问:“英国是否富强?”

孙玉庭答:“彼国大于西洋诸国,因此是强国;至于富嘛,是由于中国富彼才富,富不如中国。”

嘉庆:“何以见得?”

孙玉庭:“英国从中国买进茶叶,然后转手卖给其他小国。如果我们禁止茶叶出口,则英国会穷得没法活命。”

嘉庆:“哈哈哈哈……”

孙玉庭:“嘿嘿嘿嘿……”

材料二:军事上,明末清初已引进并使用西方大炮。但后来,为了使八旗兵弓马的“技术特长”不致失传,清政府废用大炮等武器,恢复大刀、长矛、弓箭等冷兵器。水兵仍是帆船,以致西方的火枪大炮到这时被看成了妖术,军舰则被视为怪物。在鸦片战争中,广州守将对付英国人用的是“驱邪”的马桶、秽物等。

阅读上面材料,分析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集》

材料二:凌青(原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话:“……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材料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况鸦片的主要危害。

(2)材料二中“光辉的一幕”指哪一历史事件?

(3)以上材料体现了林则徐怎样的品质?

(4)近年来我国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做?

八、拓展提升:

一谈起鸦片战争,大家马上就会想起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想起近代中国百年的沉沦与屈辱。你认为这场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仅仅这些吗?在打开中国大门后,它有没有给近代中国社会客观上也带来一些符合时代潮流的新事物、新变化?

九、课外作业: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通过林则徐的这两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那种为了国家民族利益而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高风亮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副自勉联则体现了林则徐个人品质中那种虚怀若谷、善于学习新知的开阔胸襟。请收集一下林则徐的有关资料并把它介绍给你的同学,好让他们对这位民族英雄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2.林则徐虎门销烟时为什么不将没收来的那些鸦片简单地用火烧掉?你能解释他所采用的销烟方法(见课本相关介绍)中包含的科学道理吗?

3.根据你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参加下列小组活动。

活动一:6月26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禁毒日”,请以“一百七十年前中国禁毒斗争”为主题出一期班级板报,最好做到图文并茂。

活动二:一些英国历史学家认为,鸦片战争的爆发完全是由于清政府的闭关自守。请组织几个对辩论感兴趣的同学,通过正反方辩论赛的方式对这种观点进行反驳。

【知识梳理】(要求学生自行设计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感知知识的整体性)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鸦片战争历史教案就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相关推荐

最新初二历史教案 

初二历史教案: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标签:历史教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