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会考 > 初中会考试题

2014年初中历史会考试卷及答案精选

编辑:

2014-05-17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粟和蔬菜的国家。

22、南朝的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

23、唐朝明经科考试儒家经典,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

24、曹雪芹的《红楼梦》代表了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

25、1952年底,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结束。

26、深圳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27、1939年9月,德军突袭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8、二战后美国实行“冷战”政策,采取一切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29、湖湘文化的开启者是屈原和贾谊。

30、湘潭人齐白石被新中国文化部授予“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称号。

三、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丞相李斯说):“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公元前212年,因为有儒生方士说秦始皇:“天性刚戾自用,贪于权势”等。秦始皇大怒,命御史追查,结果以诽谤罪将460人在咸阳坑杀。

──改编自《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孔子和儒家思想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李大钊

请回答:

⑴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1分)该事件有何消极作用?(2分)

⑵请概括材料二的主张。(1分)该主张的实施有何影响?(2分)

⑶材料三对儒家思想持何态度?(1分)在当时有何意义?(2分)

⑷我们应当怎样正确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1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球化是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把分散割据的世界连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大市场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即16世纪前后“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全球化时代》

材料二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跨洲铁路的修筑,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右图漫画反映了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

最大的赢家,发展中国家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

色。

请回答:

⑴请说出材料一“地理大发现”中做出贡献的一位人物及事迹。(2分)

⑵火车的发明者是谁?(2分)材料二提出了什么观点?(2分)

⑶发展中国家如果不想成为经济全球化中的输家,应当如何应对?(4分)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3、20年前,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回顾苏联(苏俄)70多年的发展历程,给我们留下很多思考。据此回答:

⑴苏俄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是什么?(2分)有何作用?(2分)

⑵20世纪30年代苏联形成了“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什么?(2分)

⑶针对“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苏联进行了哪些改革?(2分)

⑷苏联(苏俄)的发展历程对我国有何启示?(2分)

34、中日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自古以来,两国关系曲折发展。请回答:

⑴7世纪日本模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了什么改革?(1分)有何意义? (2分)

⑵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哪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2分)中国在战争中一负一胜的主要原因各是什么?(2分)

⑶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是在何时?(1分)中国可以借鉴日本经济腾飞的哪些经验?(2分)

五、探究题(10分)

35、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请回答:

⑴说一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2分)

⑵“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2分)为什么说“黑暗依旧”?(2分)

⑶你如何理解“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2分)

⑷从20世纪早期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

湘潭市2011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C D B C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A D A D C D C B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 √ × √ × × × × √ √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