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一 > 生物 > 生物同步练习

生物初中一年级跟踪训练《呼吸作用和自然界作用》

编辑:sx_yangk

2014-04-30

生物初中一年级跟踪训练《呼吸作用和自然界作用》

右图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食物链起始的生物是 。 (2)图中甲、乙都具有的生理作用是 。 (3)图中③表示的生理作用中,能将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在 中进行的。 (4)绿色植物的气体进出和水分的散失都是通过叶片上的 完成的。 26.(2011福建泉州-40,9分)学习植物生理作用的知识后,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请分析回答: ①取盆栽牵牛花植株放在暗处一昼夜后,将植株枝条上长势、大小相同的三个叶片分别置于A、B、C三个透明塑料软瓶内,密封瓶口,设为甲装置,其他处理见图; ②将甲装置移到光下6小时; ③分别将A、B、C瓶的导管伸入澄清石灰水中,打开阀门,轻挤塑料瓶,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④取下三瓶内的叶片,分别用乙装置脱色; ⑤取出叶片,漂洗后滴加碘液。 甲 乙 ⑴观察甲装置可知:A与B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 ;B与C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 是 。A与C不能构成对照实验,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着 个变量。 ⑵步骤③中,从A瓶挤出的气体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该瓶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是叶片进行 作用产生的;从B瓶、C瓶挤出的气体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C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所吸收,而B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则是被叶片进行的 作用所消耗。 ⑶步骤④用乙装置脱色时,大烧杯内装的液体是 ,小烧杯中的液体将变成 色。 ⑷步骤⑤滴加碘液后,变蓝的是取自 瓶的叶片。实验证明:绿叶制造淀粉不可缺少的条件是 ,所需的原料有二氧化碳。 27.(2011福建泉港-40,5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植物生活方式”的活动中,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 ⑴将罩上塑料袋的植物置于暗处5~6小时后,打开阀门,轻轻挤压塑料袋,使袋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原因是:植物进行 作用,产生 (气体)。 ⑵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植物通过叶片上的 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这些水分主要是通过植物根尖的根毛区吸收后,由木质部的________自下往上运输到叶片。 28.(2011河北保定-19,4分)科学探究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究的结果要经过实验论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下列为探究植物生理活动实验装置图。请根据下图及日常所积累的知识回答问题。 (1)甲装置经过一昼夜的暗处理后,进行2—3小时光照,观察到烧杯中水的液面下降,同时透明塑料袋内壁出现小水滴,这种现象说明植物进行了 作用。 (2)打开钟罩,取下透明塑料袋对叶片进行处理,滴加碘液观察到叶片不变蓝,能够验证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是 。 (3)乙装置的广口瓶中是新鲜的金鱼藻,放在光下,当瓶内气体约有2cm高时,打开导气管,迅速将快要熄灭的火柴棍放在管口会复燃,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 。 (4)丙装置广口瓶中放的是新鲜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过一段时间打开阀门后会发现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此装置和实验现象验证的是 。 29.(2011兰州-28,10分)下图为绿色植物的叶片进行某生理活动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在白天光照条件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B为氧气,则A为   ,C为        。 (2)在白天光照条件下,根吸收的水分向上运输到叶的主要动力是来自于叶片的        作用,在此作用过程中,B为      ,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3)从上述可见,在白天光照条件下,绿色植物的叶片进行 种生理作用。 第五节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下列哪一项不是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 )。 A.维持大气中碳—氧的平衡 B.为其他生物的生活提供有机物 C.其他生物生活中的能量来源 D.促进生物圈中水的循环 2.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主要是通过绿色植物的(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相关推荐

七年级生物人的由来测试题人教版  

人教版初一生物同步练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