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一 > 历史 > 历史知识点

中华文化的勃兴期末复习知识点:七年级上册历史

编辑:sx_chenjp

2016-01-10

精品学习网初中频道为您整理了中华文化的勃兴期末复习知识点:七年级上册历史,希望帮助您提供多想法。和小编一起期待学期的学习吧,加油哦!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1.孔子是春秋晚期人,其言论记录在《论语》中,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教育上提出: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论语》由孔子弟子整理编写。

2.老子是春秋晚期人,其学说记录在《道德经》中,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道德经》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

3.墨子是战国时期人,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支持正义战争。

4.孟子是战国人,认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主张“仁政”治国,轻徭薄赋,强调保护环境。5.韩非是战国末期人,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

6.孙武是春秋晚期人,著有《孙子兵法》一书,其军事思想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以上就是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整理的中华文化的勃兴期末复习知识点:七年级上册历史,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标签搜索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相关链接:

七年级上册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知识点回顾:期末考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华夏之祖知识点:期末考试复习  

标签:历史知识点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