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一 > 历史 > 历史同步练习

七年级历史同步练习:〈统一国家的建立〉

编辑:

2014-03-04

16.2008年3月,奥运圣火沿丝绸之路开始全球传递。与丝绸之路开辟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西域都护府的设置B.张骞通西域C.玄奘西行D.马可波罗东游

17.小华:送人千里,终有一别,陛下请回吧!小明:爱卿,此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了,则国无宁日,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回。由以上的历史短剧台词,可知他们正在学习()

A.张骞出使西域B.郑和下西洋

C.清军出兵雅克萨D.玄奘印度取经

18.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和北山之间,又叫甘肃走廊。因为位置在黄河以西,所以叫“河西走廊”。位于河西走廊上的“河西四郡”是丝绸之路上的四颗明珠,请判断这四郡都是在哪位皇帝在位时设置的()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19.近年来东突恐怖分子在新疆地区活动猖獗,他们鼓吹新疆独立,妄图把新疆从我国分裂出去。下列哪一年发生的史实最能证明新疆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A.公元前138年B.公元前119年C.公元前60年D.公元73年

20.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境外路线以古丝绸之路为主线设计。在历史上,古丝绸之路是()

①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③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④横跨亚欧的洲际铁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1.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生命更完整一些,让灵魂更高尚一些,使自己的经历更丰富一些,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一趟丝路,让心灵得到升华与净化。如果我们沿着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重走丝路,我们应该从哪个省的城市出发()

A.西安 B.兰州 C.北京D.洛阳

22.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东汉的张仲景对中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他撰写的一部著名医学著作是()

A.《九章算术》B.《齐民要术》C.《伤寒杂病论》D.《本草纲目》

23.东汉以前,我国用竹简或木简作为书写材料。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用了三千片竹简,由两个人抬进宫殿。竹简(木简)作为书写材料,其主要缺点是()

A.笨重,不便搬运阅读B.质劣,不能长久保存

C.稀少,不易找到原料D.昂贵,不能广泛采用

24.下列论述,表达准确无误的是()

A.西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C.西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D.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25.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史记》B《汉书》C《资治通鉴》D《三国演义》

26.《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主要是因为它()

A.歌颂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反抗精神B.刻画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形象

C.歌颂了农民领袖的斗争精神D.体例完备,内容翔实,文笔生动

27.佛教和道教都得到统治者的欢迎和扶持,其共同原因是()

A.都是外来宗教B.都迎合统治者想长生的愿望

C.都能麻醉人民的思想D.都主张修身养性,长生不老

28.下列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体现了秦朝的雕塑艺术水平B.展现了秦军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

C.兵马俑与真人真马大体相当D.体现了佛教文化对我国的影响

二、判断改错题

29.以下是某同学所作的关于“丝绸之路”的读书笔记,请指出其中的四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卫青出使西域,促成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交通线——丝绸之路的开通,从洛阳往西经河西走廊,出阳关西行,经西藏,越葱岭,至大月氏,再西行到安息和大秦,这就是横贯亚洲和非洲的“丝绸之路”。

(1)错误:订正:

(2)错误:订正:

(3)错误:订正:

(4)错误:订正:

三、读图题

30.观察下列图片:

包头市秦长城组图

(1)中国长城名列世界七大奇迹,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最早修建于什么时期?秦朝时修建长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秦朝虽赫赫一时,但却在很短的时间内灭亡了,这和长城的修建有没有关系?为什么?

(4)而今长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请谈一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这一历史文化遗产。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为秦统一货币图,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图二为秦统一文字图,秦始皇把    规范文字。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为加强思想控制,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3)上述材料中涉及的秦始皇、汉武帝的相同点是()

A.都是开国皇帝        B.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C.都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  D.都采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32.观察下列三幅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图1:秦灭六国示意图图2:气势磅礴的秦兵马俑图3:秦末农民战争示意图

(1)图1展现了怎样的历史史实?出现这一历史史实的原因有哪些?

(2)图2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已经发掘的兵马俑排列整齐,而且都面向东方,这是什么原因呢?

(3)考古发现图2的一个中军俑坑没有建成,里面什么也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4)图3所呈现的史实是什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先后起来反抗的起义军有哪几支?他们各自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33.2008年北京奥运会从图标、火炬的设计到圣火的采集与传递,无不与人类文明有着深厚的渊源。请根据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

(1)图一中“舞动的北京”图标设计构思取材于中国书法艺术中的小篆。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从哪个朝代开始?

(2)图二的北京奥运火炬造型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东汉时期哪位人物为纸的普遍使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3)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的国外传递活动是以丝绸之路为主线进行传递的。中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什么?为什么要以这条路线作为圣火传递的主线呢?

四、材料分析题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总是觉得:匈奴从中华版图上消失,是一种巨大的遗憾,这种遗憾就像一块永不愈合的伤口,时常让我们感觉到一种疼痛。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有赖于这种文化,才能坚持生存和发展下去,而文化的运动与交流,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在匈奴短暂的东方生活中,虽然对中原汉王朝构成了强大的威胁,但在一个民族的成长历史上,多一些挑战和竞争,总是十分必要的。

──《怀念匈奴》

材料二:当年“马踏匈奴”的主人霍去病,如今正静静躺在高大的封土下。在霍去病短短二十四年的生命历程中,他完成了汉朝五代帝王的宿愿:驱匈奴于大漠之上,受四方万国之来朝。他六次出征匈奴,足迹远至北海,将祁连山、焉支山、阴山、狼居胥山一一踏破,为汉朝带来了胜利的荣耀与和平的曙光。当他发出“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后不久,便猝然倒在战争的间隙。

──《站在霍去病墓前》

材料三:

(1)举例说明,匈奴在短暂的东方生活中,对中原汉王朝构成的强大的威胁?

(2)秦朝、西汉初年以及汉武帝时期各是如何解决匈奴对中原王朝构成的威胁的?

(3)找出材料二中描述霍去病功绩的句子,说明了汉武帝为何给霍去病修建高大的陵墓?并谈谈你对“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认识?

(4)请说说你对“在一个民族的成长历史上,多一些挑战和竞争,总是十分必要的。”这句话的认识。

3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拓展了汉王朝的视野,引发了汉王朝与中亚、西亚各国相互贸易的强烈愿望,促成了西汉政府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经营。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有史记载以来的第一次中外交流,史称“张骞凿空”。

材料二:西汉政府在今天的轮台正式设立西域都护府,统领西域各国,以确保丝路的畅通。西域都护府的建立迫使匈奴打消了称霸西域的雄心,这标志着西汉政府已经对西域各国开始了有效的统治。

材料三:2007年7月31日,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就丝绸之路联合申遗达成共识,希望她成为全世界的共同遗产而被永世铭记、永远呵护。丝绸之路是一条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交流与融合的贸易往来之路、文化交流之路。丝绸之路联合申遗是整个亚太地区第一个作为“文化线路”申报的世界遗产,对今后亚太地区在文化线路的保护和申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