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一 > 历史 > 历史试卷

2014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

编辑:

2014-03-18

19.右图是明朝锦衣卫印,持有此印的人

A.掌管全国军政大权    B.掌管全国财政大权

C.充当皇帝顾问,后来参与中央政府决策

D.由皇帝直接指挥,对臣民进行监视、侦查,不受法律 约束

20.郑和能够七下西洋的最根本条件是

A.明朝国力雄厚           B.船队配有完整的航海图和先进的指南针

C.明朝航海技术十分先进   D.郑和本人具有勇于开拓的精神

21.下列对文字狱的解释,最准确的是

A.迫害知识分子的冤狱        B.关押知识分子的监狱

C.因文字犯罪被捕入狱         D.为加强文化专制而设立的监狱

22.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设台湾府的相同作用是

A.驱逐殖民势力        B.维护国家主权

C.加强专制统治        D.巩固清朝海防

23.下列事件发生在今新疆地区的是

①唐太宗和武则天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②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③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雅克萨之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 “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 、“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这是周杰伦弹唱的 中国风系列歌曲《本草纲目》中的歌 词,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B.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

C.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D.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5、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26.“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个时期

A.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B. 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27. 从唐末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和元。其中,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疆域空前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是

A.契丹族      B.女真族       C. 蒙古族          D.党项族

28.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不断变化。右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A. 西周        B.秦朝        C.元朝      D.清朝

29、人们常说“读史使人聪明”,宋神宗则评价一本史书:“有鉴于往事,有资

于治道”,此书也因此得名。这本史书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

30.假如你是一位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江南的余杭(今杭州)经大运河进京赶考。你不可能经过下列哪一段运河?

A.广通渠    B.江南河     C.邗沟       D.通济渠

31、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我国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是

①造纸术的发明  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③指南针的广泛使用  ④火药的广泛使用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32.  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表现为

A.废除丞相,避免了君权相权矛盾  B.设锦衣卫、东西厂,开创了特务机构统治

C.八股取士,加强了思想文化统治       D.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33、下列战役属于反抗外来侵略、捍卫中华民族利益的是

A.安史之乱      B.澶州之战       C.郾城大战         D.雅克萨之战

14、在我国古 代历史上,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有:

①戚继光 ② 郑成功③渥巴锡  ④岳飞 ⑤文天祥

A. ②③④⑤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⑤

35、历史课上,同学们进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一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下列图片不能入选的是

A.秦朝中央与地方机构   B.明朝锦衣卫印   C.军机处  D.广州十三行

36、元朝和清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采取的措施中,其不同之处是

A.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B.抗击外来殖民侵略

C.加强对台湾的管辖            D.设立行政机构管辖和开发边疆

37、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以下关于科举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       B.改变了魏晋以来按门第选拔官员的传统

C.考试只允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卷的文体分成八个部分

D.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到清朝末年被废除

38、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古代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为主题办一期黑板报,同学们纷纷投稿。其中无法通过小组审核的是

A.漫话“焚书坑儒”                     B.汉武帝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文天祥抗元                         D.清朝“文字狱”之我见

39、明清时期,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是:

A.景德镇盛产青花瓷              B.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C.出现许多较大的商业城市        D.重农抑商政策被抛弃

40.“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 ” “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这是周杰伦弹唱的歌曲《本草纲目 》。下列对《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

B.它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

C.它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D.外国学者称它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答题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41.(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时期,进士科的地位日益提高,考进士科的人比考其他科的人多,录取比较严格,不少 人从少年拷到白头仍未重金石。后来有人作诗说:“太宗皇 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明末清初著名思想界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 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请回答:

⑴上述材料是对我国古代哪一种制度的反映?(2分)这一制度正式形成于什么朝代?(1分)

⑵材料一说明这一制度在唐朝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它在当时产生了什 么影响?(3分)

(3)材料二说明到了明朝,这一制度又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其产生了什么危害?(3分)

(4)随着新课程改革,历史学科考试形式发生了变化,这是为什么?(3分)

标签:历史试卷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