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一 > 历史 > 历史试卷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质量调研题及答案

编辑:sx_liuwy

2012-11-12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质量调研题及答案。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质量调研题及答案

一、选一选(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填入相应的序号下。)

1、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的混乱局面结束、南北又归统一是在(  )

A、581年 B589年 C 605年 D 610年

2、你知道以下哪段运河未贯江苏境内么?( )

A、永济渠 B 江南河 C 通济渠 D 邗沟

3、想想看,促使唐太宗轻徭薄赋,虚心纳谏的主要原因是( )

A、隋亡之鉴 B 有自知之明 C 爱民如子 D 想树立威信

4、同学们都知道唐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繁盛景象,那么“开元盛世“是出现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呢?( )

A、唐太宗 B 唐高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5、下列情况不可能在唐朝出现的是(  )

A、茶叶成为中原地区与少数民族贸易的主要物资

B、唐朝妇女可以在公开场合参加各种社交和文娱活动

C、外国人也能在唐朝参加科举考试并能当官

D、唐朝人的餐桌上能见到西红柿、白薯、蔬菜与粗粮

6、唐朝统治者一反前代“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而“抚九族以仁“。这一政策的转变说明当时(  )

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 B 统治者的民族政策比较开明

C、各族之间的关系一直非常和睦 D“和亲“是当时最有效的策略

7、“世上创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是郭沫若称赞下列哪位诗人的对联?(  )

A、王维 B 李白  C 杜甫 D 白居易

8、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佳话反映的是(  )

A、唐与南诏的关系 B唐与吐蕃的关系 C 唐与突厥的关系 D 唐与回纥

9、下列史实与科举制度演进有关,正确的顺序是( )

①创武举、殿试②始建进士科③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④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⑤任用高官主持考试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④①⑤

C.⑤④③②①  D.③②④⑤①

10、1661年四月二十一日,郑成功亲自率领将士2.5万人,分乘战船350多艘,由金门出发,攻入澎湖。他的队伍在距赤嵌城北约5公里的地方,迅速登陆。台湾人民争先恐后前来迎接,提水担饭,协助运输。郑成功部队在台湾人民大力支持下,士气更为高涨。敌国海军司令官彼特尔倚仗着精良的火器负隅顽抗。郑成功部队冒着敌人的炮火勇猛直前,打得( )殖民者弃械而逃。

A、英 B、日本 C、荷兰 D 葡萄牙

1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于我国( )

A.北宋前期  B.北宋后期 C.南宋前期  D.南宋后期

12、西藏正式成为我国一个行政区域是在(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3、宋朝大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是( )

A.《女史箴图》  B.《洛神赋图》 C.《清明上河图》  D.《送子天王图》

14、下面这首诗称颂的唐朝全盛时期是指( )

忆昔开元全盛日, A、唐高祖统治时期

小邑犹藏万家室。 B、唐太宗统治时期

稻米流脂粟米白, C、唐玄宗统治前期

公私仓廪俱丰实。 D、武则天统治时期

15、在唐代众多的诗人中,最杰出的三位 ( )

A、李白 杜甫 白居易 B、王维 陈子昂 岑参

C、李商隐 杜牧 贺知章 D、王昌龄 孟浩然 王之涣

16、下列我国古代著名的外贸港口中,属于两宋时期的名港是( )

① 明州②扬州③杭州④泉州⑤广州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①④⑤ D ②④⑤

17、初一的小丽想查阅有关唐朝的历史资料,你可以向他推荐的书是( )

A 《史记》 B 《汉书》 C 《资治通鉴》 D 《论语》

下面围绕“八股取士”回答18-20题

18、一位常州籍考生为了考上功名他不能把下列哪本书作为考试用书( )

A、《大学》 B 《论语》 C 《春秋》 D 《资治通鉴》

19、这位常州籍考生没有按照写作八股文先后顺序(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写,文榜上会有他的名字么?( )

A、会的 B 不会 C 有可能会 D 看情况

20、下列内容不属明朝“八股取士”规定的是( )

A.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B.考生的答卷,不允许有个人见解

C.文体死板地分成八个部分

D.考生可以针对时弊,谈古论今

21、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儒林外史》  D.《红楼梦》

22、"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该谚语反映了发达的棉纺织业它所指的朝代是( )

A、唐朝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23、“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下列哪一地区的稻米产量很高( )

A.太湖流域 B.钱塘江流域

C.淮河流域 D.黄河流域

24、我国的对外贸易,由汉唐的陆路贸易为主转到宋元的海外贸易为主,其原因是( )

①北方战乱,丝绸之路不畅②南方相对安定,经济重心南移

③造船技术提高,指南针④泉州成为宋元重要外贸港口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5、自秦朝历汉唐至明清(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840年)的两千年间,中国古代国家的主要特征是( )

①皇帝“家天下”制度②中央集权制度

③官僚制度④“多民族”与“大一统”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辨析题:(共12分)

26、连线题(每条线1分,共7分)

请你把相关联的两方用线连起来。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岳飞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天祥

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李世民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戚继光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孙思邈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范仲淹

27、历史诊所(每题1分,第4题2分,共5分)

同学们,下面时几位同学的陈述,他们犯了知识性错误,请你指出他们的错误之处,并在诊所里给他们一一治疗。(可直接在原句上改)

1 天一:隋朝灭亡了,唐朝为了和隋朝区别,因此把都城建在洛阳。

2 柳依:中国古代发明很多,印刷术就是其中一项,而刻印于868年的《金刚经》是现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

3 小佳:我想去查阅《梦溪笔谈》来了解明代手工业发展情况。

4 辉辉:下面几位历史人物我都知道他们依次是忽必烈、李照清、杜甫、沈括

五、 材料解析题(1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明朝中后期的江南盛泽镇)那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牙行就是为买卖双方说合交易,并抽取佣金的商行),约有千余家,远近村坊织成绸匹,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来收买的,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住脚之隙,乃出产锦绣之乡,积聚绫罗之地。 ——《醒世恒言》

材料2:(清朝前期)汉口不特为楚省咽喉,而云贵、四川、湖南、广西、陕西、河南、江西之货,皆由此焉转输。虽欲不雄天下,不可得也。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之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 ——《广阳杂记》

材料3:蛮(此处指西藏)汉交易界以炉城(即打箭炉,今四川康定)为止,近时人烟稠密,渐习繁华者,实因互市之故也。……锅庄主人经纪护士,藏货售赀大半购茶,主人按例抽用,颇类牙行。然每货抵炉,先向厘关照章纳税。……城以内所驻商贾,惟秦、晋两帮最伙,其久历该处能操番语者亦众,一切服食器用皆仰给于内地。 ——摘自《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续编》

回答:(1)据材料1概括明朝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2、3,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具有哪些特点

六、 问答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第28题10分,第29题16分,共计26分)

29、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有什么特点?

30、康熙帝为何自己潜心学习西方自然科学,而不提倡臣民学习?(提示:专制统治)

期末质量调研

一、选一选

1、 B 2、A 3、A 4、D 5、D 6、B 7、C 8、 B 9、B 10 C

11、A 12、B 13、C 14、C 15、A 16、C 17、C 18、D 19、B 20、B

21、A 22、C 23、A 24、 C 25、D

提示:

1、见书P2 2、穿江苏境内有江南河邗沟通济渠3、现实农民起义,引以为戒

4、见书P15 5、西红柿唐朝之后才有6、A、C、D都是B的体现

7、“诗中圣哲,民间疾苦”反映的是现实主义者杜甫

8、见书P27 9、③②隋朝出现④唐太宗时①⑤武则天时期及之后

10、见P105 11、见书P67 12、西藏是宣政院辖地见书P76 13、见书P92

14、“开元全盛”见书P15

15、李白“诗仙” 杜甫“诗圣”白居易新乐府开创者

16、见书P65 17、《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著见书P86

18、四书五经诗参考书,考试就在这书范围

19、必须这样格式,否则不进 20、见书P101,压制思想表现排除D

21、见书P123 22、见书P83 23、苏州湖州是太湖流域

24、④历来就有,起辅助作用 25、四个都是皇帝加强统治表现

二、辨析题 新 课标 第一 网

26.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世民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十年之功,废于一旦!岳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孙思邈

27、不是为了区别,而是继承,定都长安(隋朝东都洛阳,西都长安)

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 宋应星〈天工开物〉成吉思汗、黄道婆、李白、毕昇

三、材料解析题

28、答:①表现:明朝时商品经济活跃,江南地区更为发达,像盛泽这样的小镇都很繁华,而且出现了说合交易的牙行。

②特点:清朝前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北京、汉口等商业中心城市;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商品经济更为活跃;少数民族地区的商业经济也有了明显发展。

四、 问答题

29、答:宋代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北宋政府在广州等地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事务和贸易、征收商税。同南宋通商的国家有五十多个,其中以阿拉伯商人最多。南宋政府采取鼓励外商的政策,在一些大的港口设有供外商居住的蕃坊。泉州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

30、答: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封建帝王,他勤奋好学,不仅熟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史,而且热心学习科学技术,先后向西方传教士汤若望、南怀仁等人学习代数、几何、测量、天文、解剖学。康熙帝潜心学习的西方自然科学,客观地说,只是接触了西方自然科学的皮毛,这种有限的对西方科学的了解,并不能改变作为封建专制君主视中国为“天朝大国”的自傲心理,更不能改变康熙对世界大势的了解和他所接受的根深蒂固的传统的统治之术。康熙努力学习,只是为了维护无所不能的天子的尊严,为了炫耀“真命天子”无所不知的渊博,而对臣民则认为无此必要。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并不迫切需求科学知识,传统的封建统治之术,强调的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所以,康熙帝循封建统治的常规,强化封建的“三纲五常”,来扼杀臣民的叛逆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在西方世界已经发生巨大变革的历史条件下,康熙帝的这种做法,客观上拉大了中国和西方的差距,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

相关推荐: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测试题

更多初一历史试题,请关注精品学习网   

标签:历史试卷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