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一 > 地理 > 地理同步练习

2014推荐初一年级地理同步提升练习基础

编辑:sx_yangk

2014-04-07

2014推荐初一年级地理同步提升练习基础

1.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有聚落 B.聚落的形成与自然条件无关 C.富有特色的传统民居应加以保护 D.聚落的发展破坏了人类的居住条件2.一般来说,城市聚落比乡村聚落(  )。 A.规模小B.建筑物密集C.道路稀少D.建筑物稀疏3.“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着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这首歌描述的乡村聚落类型是(  )。 A.农村B.牧村C.渔村D.林场4.下列地点不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  )。 A.水源充足的地方B.交通不便的地方 C.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的地方5.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  )。 A.聚落密集B.聚落稀疏C.建筑物矮小D.聚落规模小6.“厚墙加小窗,防晒又凉快”的民居主要分布在(  )。 A.西亚热带沙漠地区B.东南亚温暖湿润地区 C.北亚寒冷干燥地区D.东亚夏季多雨地区7.在下列大洲中,许多地方保留着较为原始的村落的是(  )。 A.亚洲B.欧洲C.非洲D.北美洲8.对下列具有民族特色的聚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们集中居住在四合院和客家土楼里可以相互帮助 B.人们集中居住在四合院和客家土楼里可以共同抵御各种侵害 C.四合院和客家土楼具有文化和民族特色,应加以保护 D.四合院和客家土楼太陈旧,应坚决拆除9.人们提倡保护传统聚落的主要原因是(  )。 A.它们是世界主要的文化遗产 B.它们是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场所 C.它们美观漂亮,赏心悦目,是很好的旅游资源 D.它们反映了古今中外的民族风情10.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代表性传统民居,正确的做法是(  )。 A.任其自然发展B.应该大力保护 C.拆除后建设现代化的高楼D.全部拆除再照原样重建能力提升 11.关于聚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城市聚落与农村聚落同时出现 B.城市聚落人口密度大,服务业发达 C.全世界约一半人居住在城市 D.欧洲、北美农业人口少,村落房屋较分散下图是“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景观图”,根据下图完成第12~13题。 12.下列关于乡村和城市聚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般是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B.城市聚落的规模一般比乡村聚落大 C.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最根本区别是人口的多少 D.现在全世界约有一半人居住在城市聚落中 13.图中所示的乡村聚落,最有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 A.亚洲和非洲B.欧洲和北美洲 C.大洋洲和北美洲D.欧洲和南极洲14.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形 ②资源 ③土壤 ④水源 ⑤气候⑥植被 ⑦地质 ⑧交通 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 C.②③④⑤D.全部都是15.下列有关聚落的保护,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不对传统聚落加以保护,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B.应该尽力保护那些具有传统特色、民族特色的聚落 C.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有保护的必要 D.对于那些较为破旧的聚落应该拆除,以美化环境16.作为古都之一的北京,保留着众多的古建筑、园林、特色街区,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对这些古建筑、园林、特色街区采取的措施是(  )。 A.应全部拆除B.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C.根据需要拆除D.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17.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不能体现(  )。 A.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B.当地的交通状况 C.当地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D.当地的文化风俗18.以下能够正确体现聚落与环境关系的是(  )。 A.东南亚常见的双层木楼和竹楼的下层是不住人的,因为当地气候湿热 B.西亚地区因为炎热多雨,所以民居窗户大,屋顶平 C.我国南方地区为了能够在冬季御寒,屋内有火炕 D.日本因为多地震,所以房子多用砖瓦建造,特别牢固19.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A、B、C三处属于乡村聚落,其选址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C两村在几年前的人口数和人均收入基本相同,两村的各种条件相似。图2是A、C两村近年来人口数与人均收入示意图,该图反映了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这类问题应该怎样解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三处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聚落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聚落的形成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世界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的地方没有聚落;聚落发展能给人类提供更好的生活场所。B 3.B 4.B 解析:交通不便的地方不利于生活和生产资源的运输,因此不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A 解析:聚落的分布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关,经济发达地区人口稠密,聚落分布密集。A 7.C 解析:非洲经济发展较慢,许多地方保留着原始村落。D 解析:聚落虽然陈旧,但是能够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风貌,具有很高的科研和旅游价值,应该保护。D 解析:聚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能够反映不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情况。B 解析:保护聚落并不是简单地重建或者全部保护,而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聚落进行保护。A 解析:乡村聚落的出现要比城市聚落早。12.C 13.A 解析:第12题,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根本区别是劳动生产方式的不同,城市聚落主要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业生产,乡村聚落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第13题,图中乡村聚落比较凌乱、破旧,应该出现在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的地区。D 解析:这些都是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D 16.D 17.B 解析:民居的建筑风格不能反映当时的交通情况,一般反映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等信息较多。A 解析:西亚气候炎热干燥;我国南方冬季温和,不需要火炕;日本传统建筑多用木材建筑。1)靠近河流 (2)A村人口增加太快,影响了人均收入的提高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增长 (3)B B处靠近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


相关推荐

七年级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习题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2014最新七年级地理练习题同步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