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三 > 语文 > 语文知识点

人教版初三语文诗两首知识点讲解

编辑:sx_liujy

2018-02-27

《诗两首》一课包含《我爱这土地》和《乡愁》两首著名的现代诗歌。今天我们就为大家讲解一下诗两首知识点,希望对大家学习本文有帮助。

一、原文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写于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七日

乡愁

小时候 ,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

我在这头 ,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

我在这头 ,

新娘在那头 。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

而现在 ,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

我在这头 ,

大陆在那头。

二、作者简介

1、艾青(1910~1996),现当代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

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

艾青出版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9部诗集。

2、余光中,男,1928年出生,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批评家、翻译家。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

余光中曾就读于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三、课文赏析

1、先欣赏起始两句:“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诗人对土地的酷爱,已到了不知道如何倾诉的地步。于是,他只能舍弃人的思维语言而借用鸟的简单朴素的语言倾泻他的爱情,在诗人看来,这简单朴素的往往是最真诚热烈的。形容词“嘶哑”,已不能再唱出美丽悦耳清亮动听的情歌,但这“嘶哑”的歌声正能抒发对土地的义无反顾的真诚和执著。于是土地情结的激越歌声由此响起。

2、书信里将乡愁比喻为邮票;长大后,作者和家人分居两地,很难与家人相见,于是将乡愁寄托在回家的船上,所以把乡愁比喻为船票;后来,母亲去世,作者与母亲再也不能见面,于是作者就将乡愁比喻为坟墓;现在,由于人为的原因,海峡两岸的同胞不能团聚,作者将自己的乡愁比喻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期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四、课后练习

阅读《我爱这土地》,回答问题。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诗歌中的“土地”为什么是“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河流”何以是“悲愤”的?“风”又怎么会“激怒”?而“黎明”怎么又是“无比温柔”的?

2.哪些诗句可看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诗歌中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4.你认为这首诗歌应怀着怎样的感情来进行朗读?

5.第二行“嘶哑的”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6.第三行中的“这”和第四行、第五行中的“这”所代表哪两种不同的情形?

7.第六行中的省略号、第七行中的破折号、第十行中的省略号各代表什么意思?

8.文中的“土地”喻指什么?

9.全文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10.《我爱这土地》一诗中,诗人写到“假如我是一只鸟”,“鸟”的形象与作者要歌颂的“土地”有什么联系?

答案:

1.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2.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3.对国家、对土地有着深沉的爱的赤子形象。

4.激昂悲壮,充满深重的忧患意识,又满怀着对土地、对家乡、对祖国的挚爱之情。

5.不可以去掉;因为用“嘶哑的”更能表现出“我”对“土地”的深爱的程度,去掉了会影响表达效果。

6.第三行中的“这”代表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第四行、第五行中的“这”代表广大人民的反抗。

7.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示转折;表示语意未尽。

8.指的是祖国。

9.对土地、对祖国油然而生的深沉的爱。

10.诗人在借一只饱受磨难的“鸟”的形象表现自己的忧患意识,和他对多灾我难的祖国的博大深沉的爱。

诗两首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大家在学会知识点后一定要就是完成课后练习进行巩固,更多精彩内容会持续为大家更新,敬请关注!

标签:语文知识点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