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三 > 历史 > 历史试卷

初三历史毕业测试题

编辑:

2013-04-26

(五)、德国和日本的投降:

1、德国投降: 雅尔塔会议后,苏军和英美盟军分东西两线进逼柏林。4月底,苏军战士把红旗插上了德国国会大厦,希特勒在地下避弹室里绝望自杀。 月 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2、日本投降: 德国投降后,美国在太平洋对日本发起猛烈攻势,进逼日本本土。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在德国 发表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但日本法西斯拒绝投降,叫嚣要“本土决战”。

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中国东北与朝鲜,美国用原子弹轰炸日本的 ,毛泽东发出《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号召。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 月 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月 日,举行了日本向反法西斯同盟投降的签字仪式【(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二战全面结束标志:1945年9月2日,举行了日本向反法西斯同盟投降的签字仪式

3、二战的影响、性质和意义

(1)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它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 万左右,直接军费开支总计 万亿美元,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达 万亿美元。

(2)性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世界范围的 的正义战争。

(3)意义: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挽救了 ,避免了 ,奠定了 ,促进了 ,推动了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树立了 。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要国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4.战争的启示:热爱和平,远离战争。居安思危,警惕法西斯主义的复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人类应在对付共同挑战的时候,应该团结一致。

第13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

冷战的表现:1.政治:_____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为借口,公开干涉各国内政,实现全球扩张的野心。

它既是美国发动冷战的宣言书,也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2.经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________手段来达到控制_________、遏制______和称霸世界的目的。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也开始受制于美国。

3.军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看:针对美国的冷战措施,苏联和东欧国家有什么反应? 建立_________组织。

第14课 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一、西欧的振兴与欧共体的建立

1. 西欧的振兴

(1)原因 ①凭着原有的________________;

②得益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兴起;

③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援助;

④各国政府采取各种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措施。

(2)概况 ①20世纪________年代初,工业生产总体上已恢复到战前水平

②从50年代到_________年代初,维持了经济的相对稳定和持续发展,西欧的面貌为之一新。

③_____________的经济增长尤其迅速,成为西欧实力最强的经济大国。

2.欧共体的建立(1)背景和目的

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战后西欧国家在经济上完全依附____________的局面已经改变,它们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提高________________而决心走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

(2)时间:____________年,法、意等国成立了欧洲共同体。1993年发展为________________。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1.原因(1)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视____________________,注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积极开拓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的大力援助和扶持

2.概况(1)到__________年,日本工业就已恢复到战前的最高水平。此后近20年间,日本经济进入了被称为“高速增长”的时期。

(2)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跃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创造了战后东亚的经济奇迹。

第18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向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1、经济全球化出现的时间 。根本原因

2、找出书上提到的①国际性经济组织的名称 (英文缩写 )、

②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名称:a (英文缩写 )、

b (英文缩写 )c (英文缩写 )

3、在经济全球化中, 扮演着主角。

4、世界经济格局的特点是:“ 、 、 、 ”。

5、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 又是 。

(二)、经济济全球化的影响:

标签:历史试卷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