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三 > 化学 > 化学知识点

15—16年新学期初三上册化学第二章知识点:空气

编辑:sx_zhanglz

2015-09-11

一个暑假的学习就结束了,又迎来一个学期。精品学习网初中频道为大家准备了初三上册化学第二章知识点,欢迎阅读与选择!

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

1、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的科学家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发现并制得了氧气。

2、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1、装置图(见书P27)——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实验现象:A、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冒白色浓烟,有白色固体出现。

B、(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3、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4、化学方程式: 4P + 5O2 点燃 2P2O5

5、注意事项:

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思考: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

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三、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

氮气78%,氧气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现在是不是觉得新学期学习很简单啊,希望这篇初三上册化学第二章知识点,可以帮助到大家。努力哦!

相关推荐:

新学期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讲解

初三上册化学一单元知识点指导:药品的取用规则  

标签:化学知识点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