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三 > 化学 > 化学暑假作业

九年级化学暑假作业测试题解析

编辑:

2013-12-13

分析: A、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根据饱和溶液是指该温度下不能溶解该溶质的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物质溶解时伴随着放热、吸热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的溶剂里,不能溶解该溶质的溶液,但还可以溶解其它的溶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C、溶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氢氧化钙、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D、物质溶解时伴随着放热、吸热现象,溶质在溶解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如NaOH、浓H2SO4),有的吸收热量(如NH4NO3),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与溶液浓稀的关系、饱和溶液的特征、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物质溶解时放热与吸热现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2分)(2013•菏泽)如图是氯元素的原子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氯原子第一电子层有7个电子 B. 氯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

C. 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 氯与铝形成物质的 化学式为AlCl2

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A、由氯元素的原子结构图的意义可知,氯原子第一电子层有2个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氯元素的原子结构图的意义可知,氯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易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化合价为﹣1价,铝显+3价,形成的物质的化学式是AlCl3.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7.(2分)(2013•菏泽)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有利于理解科学的本质.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缓慢注入浓硫酸中,放出大量热

C.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口,木条继续燃烧

D.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生成蓝色沉淀

考点: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 实验现象 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 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 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口,木条熄灭,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则硫酸铜溶液与氧化钠溶液混合,生成蓝色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注意火焰的颜色)、浓硫酸的稀释方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8.(2分)(2013•菏泽)现有等质量X,Y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Y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成氢气的质量:X>Y B. 相对原子的质量:X>Y

C. 金属活动性:X>Y D. 消耗硫酸的质量:X>Y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A、根据图象分析生成氢气的质量;

B、根据X、Y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可知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分析;

C、据相同时间内产生氢气较多(即反应剧烈)的金属活动性较强,结合产生氢气的关系图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定律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取决于消耗的硫酸的质量.

解答: 解:A、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两种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H2的质量是X>Y,正确;

B、X、Y金属的化合价、金属的质量都相等,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即产生氢气多的相对原子质量小;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H2的质量是X>Y,因此可判断相对原子质量是Y>X,故说法错误;

C、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相同时间内Y放出氢气的质量大于X,可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是Y>X,故说法错误;

D、金属与酸的反应生成氢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所以生成的氢气与消耗的酸的多少顺序一致,消耗硫酸的质量:X>Y,故说法正确;

故选BC.

点评: 活动性越强的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即反应放出氢气的速度越快;化合价相同的等质量金属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据此结合图象细心分析解答.

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18分)

9.(3分)(2013•菏泽)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形成酸雨的气体有氮氧化物和 SO2 .

(2)2个硫酸根离子 2SO42﹣ .

(3)烧碱 NaOH .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 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1)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3)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解答: 解:(1)形成酸雨的气体有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其化学式为:SO2.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2SO42﹣.

(3)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OH.

故答案为:(1)SO2;(2)2SO42﹣;(3)NaOH.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酸雨形成的原因、离子符号的书写方法、常见物质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4分)(2013•菏泽)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按要求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序号):①石墨②纯碱③熟石灰④酚醛塑料⑤棉花⑥油脂

(1)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⑤

(2)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④

(3)具有优良导电性能的是 ①

(4)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③ .

考点: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1)天然纤维为自然界存在的纤维.

(2)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3)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4)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具有碱性.

解答: 解:(1)棉花属于天然纤维.

(2)酚醛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3)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4)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具有碱性,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故答案为:(1)⑤;(2)④;(3)①;(4)③.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天然材料与合成材料的特征、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6分)(2013•菏泽)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岛附近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并且是我国东海靖渔场.我国福建,浙江和台湾等地的渔民经常到这一带捕鱼请回答:

(1)钓鱼岛附近水域海底蕴藏的天然气主要成分是 CH4 (填化学式),石油属于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我国渔民在这一带捕获的鱼类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鱼肉是人体很好的 蛋白质 (由氨基酸构成的营养素)来源,鱼鳞中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丰富的多种微量矿物质,其中钙,磷含量较高,此处钙,磷是指 元素 (分子、原子、元素).

(3)海水中含有很多杂质,取一杯浑浊的海水,若要使其变得澄清,所需要的操作方法为 过滤 ;若要使其变成较纯净的水,需要的操作方法为 蒸馏 .

考点: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专题: 化学与能源;空气与水;化学与生活.

分析: (1)根据甲烷、石油的组成分析回答;

(2)鱼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物质的组成常用元素来描述;

(3)根据净化水的措施过滤、蒸馏的原理 分析回答.

解答: 解:(1)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是:CH4;石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

(2)鱼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人体很好的蛋白质来源;鱼鳞中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丰富的多种微量矿物质,其中钙,磷含量较高,此处钙,磷是指元素;

(3)通过过滤除去海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能使浑浊的海水变得澄清,若要使其变成较纯净的水,需要的操作方法为蒸馏.

故答为:(1)CH4,混合物;(2)蛋白质,元素;(3)过滤,蒸馏.

点评: 本题通过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既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又考查了化学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题型新颖.

12.(5分)(2013•菏泽)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B,C三种物质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A是非金属单质,A的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B,C是氧化物,D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E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试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B: 二氧化碳   E: 四氧化三铁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C C+CO2 2CO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化合反应 ,C+E→B+D Fe3O4+4CO 3Fe+4CO2 .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 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 A的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说明A的质子数也是6,所以是碳,B,C是氧化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的物质,D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E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C和E能反应说明C是一氧化碳,不能是二氧化碳,所以B是二氧化碳,再根据方程式的写法写出化学方程式.

解答: 解:(1)A的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说明A的质子数也是6,所以是碳,B,C是氧化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的物质,D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E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C和E能反应说明C具有还原性,且是碳的氧化物,所以是一氧化碳,不能是二氧化碳,所以B是二氧化碳;

(2)由上面的分析可知B是二氧化碳,C是一氧化碳,所以B→C可以是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用观察法配平,反应条件是高温,所以方程式是:C+CO2 2CO,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C+E→B+D是一氧化碳与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根据得失氧进行配平,反应条件是高温,所以方程式是:Fe3O4+4CO 3Fe+4CO2.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2)C+CO2 2CO;化合反应;Fe3O4+4CO 3Fe+4CO2.

点评: 解答本题突破口是A的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说明A的质子数也是6,所以是碳,再根据A,B,C三种物质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进行分析,D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E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还需要知道三大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