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二 > 语文 > 语文知识点

2014年初中八年级基础语文下册知识点

编辑:sx_songyn

2014-06-16

2014年初中八年级基础语文下册知识点由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的,祝您学习愉快!

第一部分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 贬义、 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 论据、 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 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 连贯、 得体。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 诗歌、 戏剧、 散文。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 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 倒叙、 插叙、 补叙。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         ②表讽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称谓     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第四部分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 说明、 抒情、 议论。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 ②表插说 ③表声音中断、延续 ④表话题转换     ⑤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

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列数字、 分类别、 下定义。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 ②现象←→本质 ③原因←→ 结果④慨括←→具体 ⑤部分←→整体     ⑥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     ②搭配不当    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    ④前后矛盾     ⑤语序不当     ⑥误用 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    ②表语言断续   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    ④表心情矛盾     ⑤表思维跳跃   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 扬抑。

第六部分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 偏正短语、 主谓短语、 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七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    ②转折复句     ③条件复句    ④递进复句  ⑤选择复句    ⑥因果复句     ⑦假设复句

第七部分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一、 注拼音

狼藉(  )  唾(  )手  陨(  )落  讪(  )笑  差(  )使  狞(  )笑

轻蔑(  )  簌簌(  )  迂(  )腐  颓(  )唐  交卸(  )  妥(  )帖

琐屑(  )  奔丧(  )  懵(  )懂  淹没(  )  骚(  )乱  喋喋(  )

彬彬(  )  鄙(  )视  荆棘(  )(  )   忸怩(  )(  )  凌(  )辱

叱(  )骂  隘(  )口  蹲踞(  )  荒莽(  )  蝉翼(  )  轻嘘(  )

鼾(  )息  窒(  )息  厮(  )守  遮蔽(  )  心弦(  )  拯(  )救

嬉(  )戏  火钵(  )  悉(  )索  山巅(  )  愤慨(  )  作揖(  )

暴躁(  )  忌惮(  )  嗫嚅(  )(  )   喃喃(  )  萧(  )条

纨绔(  )(  )  爵(  )位  造谣(  )  官衔(  )  钦差(  )(  )

糟蹋(  )  煎熬(  )  枷(  )锁  兑(  )现  呱呱(  ) 蜕(  )变

赎(  )罪  心急如焚(  )  彷徨(  )(  )  赋予(  )  不知所措(  )

磐(  )石  匿(  )迹  惊骇(  )  义愤填膺(  )  一隅(  ) 悚(  )然         蹂躏(  )(  )  褴褛(  )(  )  凶神恶煞(  ) 蛊(  )惑

寻觅(  ) 惨绝人寰(  ) 诚挚(  )  黯(  )然  耗(  )尽 倏(  )然  疲惫(  )  色(  )子  黑魆魆(  )  岿(  )然不动  瘫(  )软

目眩(  )  忐忑(  )(  ) 仓皇(  )(  )  怯懦(  )(  )

二、 填词语

寄人(  )下  有(  )无恐  数以千(  )  (  )往直前  (  )目伤怀

不能自(  )  (  )拾皆是  (  )手可得 立(  )之地 (  )井(  )乡

(  )若木鸡  文质(  )(  )(  )固不化 无所(  )(  ) 安(  )守己

寻欢(  )乐  (  )无忌(  ) 造(  )生(  ) 鸡犬不(  ) 南腔北(  )

(  )手旁观  不知所(  )  (  )人听闻  义(  )填(  ) 安之若(  )

摇摇欲(  ) 心急如(  ) (  )(  )坠地 幸(  )乐(  ) 毛骨( )然

令人发(  ) 凶神(  )(  )  (  )然不同 高山(  )止  (  )然而生

千古(  )唱 疲惫不(  ) (  )命(  )从 孤注一(  )  (  )然不动

优柔(  )断 (  )篇巨制 (  0人心弦  (  )雀无声  震耳欲(  )

(  )目相待  (  )鸡起舞 (  )风相应

三、 文学常识

1、《背影》的作者是_____。        2、《永久的悔》的作者是_______.

3、《铁骑兵》的作者是________     4、《大堰河——我的保姆》的作者是_________

5、《日出》选自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 6、《钦差大臣》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国的________

7、《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 朝__________

8、《细柳营》选自__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_____

9、《孙权劝学》、《祖逖北伐》选自________这是一部________史 作者是______朝的_______字_______     家______家________

10、《公输》选自_____________ 11、《清平乐•村居》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12、《朝天子•咏喇叭》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

13、《桃花源记》选自____________14、《岳阳楼记》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15、《醉翁亭记》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

16、《湖心亭看雪》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

1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

18、《山居秋暝》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

19、《长相思》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

四、熟记注释下的词语解释和课文的基本内容,写作特点

五、修辞方法辨析

指出下面各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柳树姑娘在微风中点着头;杨树爷爷哈哈地笑着。 (  )

2、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  )

3、赶超,关键是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  )

4、为什么人们称猫头鹰是捕鼠能手呢?因为一只猫头鹰在一个夏季竟能消灭上千只田鼠。(  )

5、梧桐树的枝丫像鹿角一般向外伸展着。 (  )

6、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向党汇报呢? (  )

7、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  )

8、小草悄悄地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来到人间。 (  )

9、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简直可以拿来做小孩的摇篮。 (  )

10、董存瑞像钢铁巨人一般挺立着。 (  )

11、有个蜘蛛慢慢爬起来,想把苍蝇当一顿美餐。 (  )

12、寒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疼。 (  )

13、遵守交通法规,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吗? (  )

14、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耸入蓝天。 (  )

15、月亮不好意思似的躲进云朵里。 (  )

16、小兴安岭像一座巨大的宝库。 (  )

17、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一片金

光。 (  )

18、见到了久别的亲人,他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不住地往下落。(  )

19、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

20、太阳还没有起床,天空一片昏暗。 (  )

21、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 (  )

22、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  )

23、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  )

24、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

25、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26、有人破坏草坪,我们怎能不管呢?(  )

27、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

28、太阳一出来,地上像下了火。(  )

29、旌旗十万斩阎罗。(  )

30、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慢慢地向外走。(  )

六、病句辨析

语病类型

《考试说明》中规定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例题分析.       指出下列句子的语病。

1、  英法联军侵占了北京,焚毁并洗劫了圆明园。

(语序不当,“焚毁并洗劫”改为“洗劫并焚毁”。)

2、美国的人权报告充满了颠倒是非、隐瞒和捏造事实以及对中国人民的恶毒污蔑和深刻仇恨。

( 搭配不当,两个动宾结构的短语和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构成一个宾语。前两个短语是动词性的,后一个是名词性的,谓语“充满”只能跟最后一个短语搭配。)

3、在我们掌握更多更全面的事实材料之后,就一定能彻底揭开地球变暖的奥秘。

(成分残缺或赘余,本句缺主语。可将“我们”移到“在”之前。)

4、当校团委宣布我们摄制组成立并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很难形容的。

(结构混乱,本句把“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和“大家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很难形容的”两种句式套在一起,关系纠缠不清。改正的方法是保留一种句式。)

5、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表意不明。可以理解为“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也可以理解为“他背着总经理”, “副总经理”跟他是同伙。)

6、为了避免学生不再发生考试舞弊的现象,这个学期学校对学生加强了组织纪律教育。

(不合逻辑,“避免” 的应是“再次发生”。)

7、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这是个反问句,“谁又能否认”和“不”构成了三重否定,结果就否定了需要学习雷锋,不合逻辑)

初中的相关内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标签:语文知识点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