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二 > 历史 > 历史知识点

第3课土地改革知识点整理: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编辑:sx_chenjp

2016-02-05

学好知识就需要平时的积累。知识积累越多,掌握越熟练,精品学习网编辑了第3课土地改革知识点整理: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欢迎参考!

土地改革

1.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时间:1950年—1952年底

3.土地改革重要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土地改革的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5.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6.西藏的土地改革:1959年,西藏进行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民主改革,到六十年代初,废除了封建农奴主的土地所有制,实行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主人,西藏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通过对第3课土地改革知识点整理: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的学习,是否已经掌握了本文知识点,更多参考资料尽在精品学习网!

相关链接:

2016初二上册历史期末知识点巩固: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社会生活的变化期末知识点复习:八年级上册历史  

标签:历史知识点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