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二 > 地理 > 地理同步练习

最新推荐初二地理同步课后练习《面向海洋的开发地区——珠江三角洲》

编辑:sx_yangk

2014-03-28

最新推荐初二地理同步课后练习《面向海洋的开发地区——珠江三角洲》

1.从图中看出1985年以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全国平均速度,这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优势条件( ) A.成本较高的劳动力资源 B.紧邻港澳的地理位置 C.丰富的矿产资源 D.发达的重工业 2.珠江三角洲的经济是( ) A.外向型经济 B.以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C.以旅游业为主的经济 D.以农业为主的经济 读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地图,回答3、4题。 3.图中占珠江三角洲外资74%的a地区应为( ) A.东南亚 B.港澳 C.台湾 D.日本 4.在吸引外资的因素中,珠江三角洲不占优势的是( ) A.资源 B.土地 C.技术 D.劳动力 5.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地区轻、重工业都非常发达 B.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土地和劳动力优势与港澳地区合作 C.珠江三角洲地区产品主要销往祖国内地的广大市场 D.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威胁港澳地区发展 (2011·山东烟台)下图是广东省东莞市三类产业的从业人口比例柱状图,据图回答6~8题。 6.在第四次人口普查中,东莞市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口比例大约是( ) A.10% B.16% C.40% D.65% 7.下列对东莞市三类产业的从业人口变化趋势的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类产业均不断下降 B.三类产业均不断上升 C.第一产业不断上升 D.第二产业不断上升 8.根据图中第五次人口普查所示的三类产业的从业人口比例柱状图,我们能够间接地推测到东莞市目前的经济结构应该是( ) A.以制造业为主 B.以旅游服务业为主 C.以采矿业为主 D.以种植业为主 读甲、乙两地区图,完成9、10题。 9.甲、乙两地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与乙地相比,甲地发展工业的突出优势是( ) A.煤、铁等资源分布集中 B.多港湾,海上运输便利 C.邻近港澳,很多地方是“侨乡” D.高等院校众多,科技智力资源丰富 10.关于乙图A城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京沪、沪杭两条铁路在此交会 B.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最大港口 C.处于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拥有中关村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二、综合题 11.(2011·贵州贵阳)阅读材料和图(珠江三角洲及附近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直以来,香港依靠祖国,稳步发展经济,与祖国内地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主要表现在:祖国内地一直是香港食品、建筑材料、煤炭的主要供应地,香港有近五成的淡水由内地提供;祖国内地是香港转口商品的最大来源地和输入市场,来自内地的转口商品目前已占香港转口总值的3/5以上,而香港输往内地的转口商品也占到香港转口商品市场的1/3以上;内地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现在香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已大量转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香港则重点发展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祖国内地的支持是香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1)珠江三角洲位于_______省东南部,该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_______的优越地理位置,发展了外向型的经济。 (2)图中A是_______特别行政区,简称_______;广州往北连接北京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线。 (3)结合所给的材料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 诱思探究 群策群力促双赢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化水平遥遥领先,已达到72%,然而,城镇化过快发展,大量农业用地变为工业、商业、居住和交通用地,给环境和社会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请你从不同角度出发来思考一下如何应对城镇化膨胀带来的问题吧! 角色 建议 设想 普通工人 工厂厂长 深圳市长 广东省长 答案解析 1、2.【解析】1选B,2选A。从图中看出1985年以后珠江三角洲的人均GDP增长速度始终高于全国平均速度,这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优势条件——紧邻港澳的地理位置。该地区经济是外向型经济。 3、4.【解析】3选B,4选C。珠江三角洲紧邻港澳,资源、土地和劳动力丰富,便于香港和澳门资金和技术前来落户。 5.【解析】选B。A项珠江三角洲地区以轻工业为主,C项珠江三角洲地区产品主要经港澳销往世界各地,D项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紧密合作,互惠互利。 6~8.【解析】6选B,7选D,8选A。第6题,由图中数据可知,第四次人口普查中东莞市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口比例大约为16%。第7题,由图中数据变化可知,东莞市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例迅速下降,第二产业从业人口比例迅速上升,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比例逐步上升。第8题,由图可知,东莞市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第二产业从业人口比例近80%,又因为此地多为外贸型企业,可知东莞市经济结构以制造业为主。 9、10.【解析】9选C,10选D。甲为珠江三角洲,乙为沪宁杭地区,甲与乙相比,甲地的突出优势为邻近港澳,很多地方是“侨乡”;两地煤、铁等资源都相对较少;甲乙相比,多港湾、海上运输便利、高等院校众多、科技智力资源丰富为乙地优势。A城市为上海,中关村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位于北京。 11.【解析】此题通过材料和图综合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主要城市、铁路线及祖国内地与港澳的相互关系。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东南部,该省省会为广州,香港特别行政区简称港,连接北京与广州的铁路干线是京广线,珠江三角洲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人文条件发展了外向型经济,其紧邻港澳,祖国内地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是港澳繁荣的保障。 答案:(1)广东 广州 港澳 (2)香港 港 京广 (3)祖国内地是香港食品、建筑材料、煤炭、淡水的主要供应地;是香港转口商品的最大来源地和输入市场;祖国内地给香港企业提供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诱思探究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站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从保护环境,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解决问题。 答案: 角色 建议 设想 普通工人 城镇发展太快,难以保证居民居住环境 城镇应适度发展,科学规划,保证居民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工厂厂长 应尽量少建或不建污染性工厂 大力兴办环保型企业 深圳市长 做好环保宣传工作,城建规划要科学、合理、注重环保 把城市建成花园式城市 广东省长 广东省长城镇发展注意节约耕地、合理利用,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盲目发展 要努力实现广东省各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稳定城镇人口


相关推荐:

2014初二学生地理同步练习第1节农业 练习  

2014最新初二学生地理同步练习第2节工业 练习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