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百科知识 > 物理

初中物理常识知识点:核技术

编辑:sx_zhanglz

2015-11-03

同学们现在正处于这样一个一生中最为关键的时期。因此就得不断努力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下面是精品学习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常识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905年9月,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并在他的题为“物质的惯性与它所含的能量相关吗”论文中,揭示了质量与能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质能公式E=mc2,这就从理论上预言了原子内部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能否开发和利用这些能量?

当时人类则抱有悲观态度,甚至大科学家卢瑟福也认为“通过原子的变换去探索能源,那简直是无稽之谈”. 然而,人类的认识是不会停滞的,科学技术必然是不断进步的.1909年3月,物理学家盖革和马斯顿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了解到此实验中α粒子出现了反常的漫散射现象,他则以原子内存在强电场的观点,探索α粒子大角散射的内在原因,推断出原子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并据此于1911年提出了原子有核结构,确立了“原子核”概念;1913年,玻尔以卢瑟福原子模型为基础,引入量子概念,构筑了一个新的原子模型——量子化原子模型;1919年,卢瑟福又用天然放射源放射出来的α粒子轰击氮,首次发现了原子核的人工嬗变,即这个实验既发现了在原子核中有呈中性的质子,也第一次用人工方法成功地把一种元素转变为另一种元素,从而开辟了人为变革原子核的途径. 那么,原子核又由什么组成呢?

由于当时已知的粒子只有电子和质子,而且研究得最多的是氢原子,因此,曾认为原子核是由质子组成的.然而,因氦原子有两个电子,那么氦核则由两个质子组成,于是氦原子的质量就是氢原子的二倍,可是实际上却是四倍!有人认为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的,但这又引起许多矛盾;1920年卢瑟福在英国皇家学会的一次演讲中,大胆地提出可能存在一种中性基本粒子,其质量与质子大体相等.如果原子核内存在这种粒子,则可圆满地说明原子核的组成.此后,卡文迪许实验室用了十年时间寻找这种中性粒子,但却一无所获.1932年3月27日《Nature》(自然杂志)刊登了物理学家查德威克的一篇论文,他提出:α粒子轰击铍所产生的“铍辐射”并不是α射线,而是一种新粒子,此新粒子不带电荷,因此取名为“中子”.由此,物理学家则提出了原子核的质子-中子模型.

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在用α粒子轰击铝靶时,得到一种天然不存在的新放射性元素磷,这是历史上第一种人造的放射性同位素,当然这也是对原子核结构理论的有力证明.为了说明质子和中子结合在尺度很小(10-14m)的原子核内,科学界提出了“核力”概念,核力不同于当时已知的万有引力和电磁力.1933~1939年间的中子-质子散射实验,确定了核力的基本性质.

现在是不是觉得学期学习很简单啊,希望这篇初中物理常识知识点,可以帮助到大家。努力哦!

相关推荐:

课外百科知识:两种反射现象  

物理百科常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标签:物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