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英生涯苦乐交杂 签证收紧留钱不留人

2010-12-29

据英国《英中时报》报道,对于四万留英学子来说,这个冬天并非唯一的百年寒冬,2010一整年都有点“飘摇”有点“冷”。继宣布提升大学学费后,联合政府对留学教育挥出了大刀:学生签证遭收紧,学生打工时间缩短,原本毕业后可享有的两年寻工签证也或将取消。

原本一目了然的“记点积分”学生签证体制一夜“变脸”,经济不景气毕业即成“英漂”,跨国恋情遭遇文化差异“一地鸡毛”……2010留学英伦的生活似乎被一层阴云笼盖,飘飘摇摇、停止无定。

政府“撵”人收紧学生签证

去年一项调查指出,英国式全球第二受欢迎的高等教育留学国家,在英国攻读本科的中国学生数量为19,385人,攻读研究生的人数为21,990人,所有外国留学生中中国人居首,为英国高等教育最主要的生源来源。

据《英中时报》八月报道,英一项调查显示,海外留学生在英国当地每周平均消费为93镑,每年为英国贡献50至80亿英镑的财政收入,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有数据显示,伯恩茅斯与普尔地区招收的海外学生每年甚至给当地带来两亿英镑的收入。

尽管留学生为英国教育产业“创收”不少,英国政府却不给海外学子“好脸色”看。今年二月初,英国移民大臣Alan Johnson就宣布将对非欧盟学生采取更为严格的学生签证措施,严厉打击滥用学生签证现象。官方预计新规定将大幅减少Tier 4学生签证的签发数量,甚至有小道消息透露,数量将减少“数以万计”。

尽管内政部当时表示新规定对来英攻读学位的学生没有任何影响,移民大臣也频下诺言,强调政府依然欢迎来英国攻读正规学位的学生。但自非欧盟移民限制配额计划宣布以来,联合政府下定决心要对学生签证“下狠招”,迫使留学生毕业后回到原来的国家,避免与英国本地人抢工作。

《英中时报》八月报道,留英海外学生处境将愈加艰难。签证积分标准将变得更为严格,同时学费也有可能上涨。文中提到,内政部八月公布了一系列针对学生签证政策的调整,设立“安全英语测试”,提高了语言学校最低程度的英文课程。

内政部随即发布了一项调查,指出所有非欧盟移民中留学生数量最高,增长势头迅猛,其中五分之一的非欧盟留学生拿到学生签证后五年仍留在英国,这项调查之后成为联合政府对学生签证“猛开火”的主要理由。为了削减移民数量,英国政府同时决定拿非欧盟留学生“开刀”,“撵”毕业生回国。

九月初,英移民局开始“紧盯”学生签入英者。移民大臣表示,目前外籍学生人数已经让英国“无法承受”,过半的学生来英国进行本科以下的学习也让他对英教育机构产生质疑。大臣计划收紧工作签证和伴侣签证,严格审查教育机构副学位的课程。他希望留学生能够按照英国规章学习,签证期满后离开英国。

十一月末,内政大臣特瑞莎?梅明确表示,将对每个签证类别都采取行动—工签、学生签、家庭团聚签等都包括在内。内政部预计将每年30万学生签数量减少至12万,学生的工作权利也将受到限制。

十二月初,英内政部公布了学生签证改革的公众咨询草案,明确表示将取消PSW(Post Study Work)签证,非欧盟国家的留学生在学成结业后必须返回原住国。新规定还进一步限制了学生校外打工的合法时间,而学生签的附属申请人资格除了要求更严格以外,还将被禁止在英打工。草案甚至规定,学生如需续签必须返回原住国申请,返英学习更高级的课程必须证明其在学业上有所进步。

政府此举“一石激起千层浪”。虽然目前学生签证改革仍处于咨询草案状态,最终改革方案和实施办法将于明年1月31日后宣布,但留英学子对此基本都抱着悲观态度。一旦规定实施,靠积累学生签证转签十年永居的方法将变得异常困难,毕业生在英寻工也将面临阻碍重重。有调查甚至估计,约有两万名中国留学生将在数月后不得不离开英国,面对这一变故,很多留学生都表示留学计划被全盘打乱,但却又束手无策,有人甚至形容,学生签证体系“一夜回到五年前”。

“英漂”生涯苦乐交杂

尚未毕业的留洋学子面临回国,而申请了PSW的毕业生日子也并不好过。时逢英国经济危机,英国失业率居高不下,英国政府更是鼓吹“英国工作属于英国人”,在英寻工的留学生好比无根浮萍,漂泊生存。

《英中时报》五月七日一篇题为《漂泊生涯的苦乐挣扎—毕业生“英漂”生活百态》提到了三位毕业生,成功申请了PSW留在英国找工作,但在职场上却屡战屡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一边兼职一边寻工。

文中提到,毕业后留英上下求索的华人学子不在少数。“他们中多数人只是希望能够充分利用“毕业留英两年”的机会,丰富自己的简历,或者更简单一些,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一方面要承受国内机会成本的损失,一方面又要独自面对英国社会被经济危机煽动的‘排外情绪’。”

“当各大党派为争取选票将移民、外国留学生变成民众的“箭垛”,为安抚选民情绪承诺“英国工作属于英国人”,“限制留学生打工时间”,“收紧PSW签证”,“削减移民”,这些为英国财政带来巨额收入的海外学生,这些远离故土与家人朋友分离的“英漂”新人们,没有福利保障,没有固定住所,没有政策眷顾。”

“当政客们高声谈论‘公正’,‘有力’的社会政策,对于这些漂泊者来说,‘公正’在这里是倾斜的天平,而‘有力’之力也难以惠及他们。在新内阁上台之后,摆在他们眼前的,或许还有更多苛刻的政策和艰难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