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留学生经验谈:大学校园里的潜规则

2010-10-18

我在学护理的时候,遇到了几位老师,玛丽老师对我从开始的抵触,到后来的接受,安对我永远没有改变的排斥,但也不敢过分为难我的态度,到露西从始到终的关心和喜爱,固然有着它们各自的历史原因,也是和我的处世态度分不开的。

在我读护理之前,这个系有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一个是我先生同学的夫人华,一个是我的邻居梅,只不过到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我才知道这些故事,从而解答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也为我后来的毕业做好了顺利的铺垫。

华是第一个学护理专业的,那个时候这个专业几乎没有中国人,一方面是语言的要求高,另一方面十年前的加拿大,护理专业不热门。华的水平据她自己说还是不错的,所以当一门课的访问作业她得的分数不理想的时候,她就去质疑老师玛丽(她是那个系的主管),觉得老师不公。无论老师多么错误,质疑一个老师实在是犯了大忌,你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去提高分数,但是态度非常重要,华的这一做法给骄傲的玛丽留下很坏的印象。后来的一次病人心理学的考试,华做得又不好,不是不用功,而是很多涉及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处理事情的不同,而华的性格又使得她的答案更缺乏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和运用。华犯了第二次错误,她不是检讨自己的问题,而是直接对玛丽说,不是我学得不好,而是我们国家的处理方法就是这样的。

不用说,先前的坏印象,加上这次不合适的反馈,一定会让玛丽在心里不屑地一声冷笑:那你回你们国家去学好了!到了毕业实习的时候,全班同学都过了,华被带实习的老师安(她是玛丽的多年好友)否决了,说她英语不好,让华回去学一年英语再来实习,再发毕业证。华十分愤怒,去找玛丽理论,玛丽本来就对华不满,这次总爆发,坚持不发毕业证。华威胁说,如果你不发,我就到系领导那里去告你!玛丽轻蔑地答:我提醒你一句,那可是要付见面费的!华丝毫不退让:放心,这笔钱我出的起!华虽然最后没有去找系领导,但是她为此不得不推迟半年才毕业。

梅是华的朋友,她是一个没有自信的人,英语不好,再加上华的事情,于是一开学她就拉上老公做翻译,拜访各位老师。梅学得很辛苦,很小心翼翼,那些考试她永远最高只能拿到70多分,到了实习的时候,她更是如履薄冰,和带她实习的护士搞好关系,她虽然如期毕业,可是一直没有信心去找工作,半年多过去了,还是在老人院做义工。

我当时学护理的时候,英语也不好,然而因为会猜题,所以考试很少低于90分,对于老师,我也是不卑不亢,真有水平的我敬佩,不学无术的我不吹捧,从不刻意讨好谁。

我的同学中有几个刚从中学毕业,不知道为什么,老喜欢捉弄我这个英语不好考试却好的唯一的中国人,有时候非常恶俗。那一天安在带我们试验的时候,我终于忍无可忍,对这几个乳臭未干的家伙发了脾气,让一向以为我懦弱安静的安大吃一惊。

到了我实习的阶段了,因为学校所学和实际工作有差距,我为了能从带我的护士那里得到好评,于是用她们的方法,这就和带队的安发生冲突。我相信其他同学也会遇到这种情况,我不知道她们是如何处理的,但是安到了我这里就是不松口。想起前面两个学生的遭遇,又正逢圣诞节,我心生一计,把别人送我的一条中国小丝巾包好,选个没人的时候,等到了安,送给她。她先不肯收。我很真诚地说:你带我们实习辛苦了,这是一个小小的礼物,祝你圣诞快乐。她收下了,从此再没为难我,我顺利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