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海归张佩琢:回国创业很给力(图)

2010-11-29

图为苏州吉玛基因药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佩琢。新华网图片
图为苏州吉玛基因药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佩琢。新华网图片

一旦攻克了那些横亘在基因药物开发之路上的堡垒,人类治愈“绝症”是否将不再是梦想?

RNAi技术,即核糖核酸干扰技术,被公认为二十世纪生命科学领域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在治疗肿瘤、传染性和遗传性疾病等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这项前沿技术的门槛极高,目前全球只有少数几家公司有能力研发和生产此类药物。张佩琢的苏州吉玛基因药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其中之一。

2003年,在许多国外著名的制药公司对基因药物研发趋之若鹜,竞相投资上马的时候,38岁的张佩琢毅然放弃了在英国拥有的一切,举家回国创业。“就像费翔那首‘故乡的云’里唱的,‘归来吧,归来哟’,每一个海外游子心底总会有个声音在呼唤他回去,回到生他养他的祖国。财富,并不是我们科技型企业家最看重的,我们看重的是能有一个平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回报社会。”

把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张佩琢走上归国创业之路的驱动力。凭着多年来在核糖核酸(RNA)化学领域积累的尖端知识、丰富经验和人脉资源,他用7年时间逐步建立了一条完整的从产品研发到生产销售的RNAi上下游产业链。如今,吉玛基因不仅发展为国内RNAi相关产品领域的龙头企业,也是国内唯一、全球仅有的4家RNA单体主要供应商之一。其生产的RNA单体在国际市场上每公斤售价高达数万美金,而另一项产品小干扰核酸(siRNA)每克单价就超过一万美金。

2009年,张佩琢入选国家“千人计划”,成为苏州市在生物医药领域首位入选“千人计划”的创业人才,并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生物科技新星。回首来路,张佩琢直言自己是国家扶持科技创新产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受益者。

  绝不再走仿制国外药物的老路

新华网:您在英国学习工作了12年,是什么让您选择离开一个熟悉的环境回国创业?

张佩琢:去英国之前,我取得了北京医科大学药物化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并在中国医药研究开发中心工作了两年。然后到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读核酸化学的博士后,之后留在了英国著名的核酸产品生产商Cruachem公司工作,主要负责产品研发和东南亚区域的销售。因为工作关系,需要各个国家到处跑,也经常回国和同行交流,应该说,在学术研究、产品研发、工业化生产和销售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对国内外核酸药物领域的发展还是比较清楚的。

过去,我国整个制药业以仿制国外药物为主,但是基因药物不同于常规药物,如果不提高我们自己的制药技术,只是通过仿制是很难使生产出的药物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要不然,就是完全购买国外的药,但那样一来,通常药价就会很高。以前在英国工作,每次回国和同行交流都能强烈地感受到,虽然国内制药业存在着相对滞后的现状,可国家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正在不断加大,这不正是给我们这些海外学子提供了施展所学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吗?

当初决定回国创业时,我就想我要办的公司一定得在新的基因药物和基因诊断试剂方面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也就是说,公司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先以 RNA干扰技术为核心,提供产品和服务,然后逐步发展到开发以RNA干扰技术为核心的基因药物和基因诊断试剂,这也是吉玛基因的定位。

生物制药业将是本世纪发展最快的高科技产业之一,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的药物将大量问世。这一回,我们绝不再走仿制药物的老路了,基因药物开发我们要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定价。套句现在网上时髦的词,那多“给力”啊!

新华网:当时您全家都在英国,家人对您回国创业是什么态度?

张佩琢:我想我是幸运的,因为我得到了家人的支持,特别是妻子对我的支持。我们是一起出去的,她在英国也有自己的工作。刚到国外,我俩都经历了一个新鲜到习惯的过程,但是后来我们就问自己,是准备一辈子呆在这个国家了吗?终归不是自己的国家,没有那份归属感。在这一点上,我和我的妻子达成了共识。

新华网:基因药物开发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

张佩琢:前两年,美国国家工程院公布了由专家评选出的21世纪人类面临的14大科技挑战,其中一个就是基因药物开发。基因药物是一种生物活性物质产品,临床上可用于疾病的治疗、预防和诊断性治疗,是颠覆过去传统医药的一项革命性的创新药物技术,它的疗效更好。基因药物类型广泛,包括重组蛋白质药物、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核酸药物等10多种类型,我们一直在做的是核酸药物,也就是RNAi药物生产技术平台建设和新药及诊断试剂的研发。

核酸是生物体内的一种生物大分子,作为遗传物质有两种类型,即RNA和DNA。一般来说,对人体有害的病毒如艾滋病毒、乙肝病毒、流感病毒、 SARS病毒等遗传物质是RNA。而RNAi技术被公认为上个世纪生命科学领域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在治疗肿瘤、传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新华网:基因药物开发到底难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