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级财务管理考试大纲:第二章 预算管理

2012-03-02 16:30:08 字体放大:  

第三节 预算编制

一、企业年度预算目标与目标利润预算

(一)年度预算目标

预算目标源于战略规划、受制于年度经营计划,是运用财务指标对企业及下属单位预算年度经营活动目标的全面、综合表述。通过预算目标,高层管理者可将战略和计划传达给整个组织;每个部门也可以明确在实现战略与计划中需要履行的预算方针与目标责任。

企业年度预算目标的确定必须解决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建立预算目标的指标体系

2.测算并确定预算目标的指标值

(二)目标利润预算方法

预算目标体系中的核心指标是预计目标利润。目标利润的测算,应在考虑企业出资人盈利要求及战略安排、企业发展对利润的需求等基础上,充分评判主客观条件,进而根据预算年度生产经营、财务活动进行确定。

为了能够确定一个既积极又可靠的利润目标,企业除全面考虑其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生产经营上的可能性外,还应综合考虑生产经营的分项指标,根据总体指标和分项指标的关系进行综合平衡,制定正确的利润规划。

企业未来预算期间的目标利润预算通常可用下列方法进行:

1.量本利分析法

量本利分析法是根据有关产品的产销数量、销售价格、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等因素与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企业目标利润的方法:

目标利润=预计产品产销数量×(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费用

2.比例预算法

比例预算法是利用利润指标与其他经济指标之间存在的内在比例关系,来确定目标利润的方法。由于销售利润与产品销售收入的多少、产品成本的水平、企业资金总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可以分别采用以下比例预算法测定企业的目标利润:

(1)销售收入利润率法

它是利用销售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例关系确定目标利润的方法。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销售利润多少完全取决于销售收入的多寡,两者成正比例变动。企业可以在上期实际销售收入利润率(或前几期平均销售收入利润率)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利润。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目标利润=预计销售收入×测算的销售利润率

(2)成本利润率法

它是利用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的比例关系确定目标利润的方法。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目标利润=预计营业成本费用×核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

式中预计营业成本费用是按成本费用资料加以确定的,而核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则可按同行业平均先进水平确定。

(3)投资资本回报率法

它是利用利润总额与投资资本平均总额的比例关系确定目标利润的方法。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目标利润=预计投资资本平均总额×核定的投资资本回报率

按投资资本回报率确定目标利润的实质,就是按要求的企业投资利润率测算目标利润。

(4)利润增长百分比法

它是根据有关产品上一期间实际获得的利润额和过去连续若干期间的平均利润增长幅度(百分比),并全面考虑影响利润的有关因素的预期变动而确定企业目标利润的方法。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目标利润=上期利润总额×(1+利润增长百分比)

3.上加法

它是企业根据自身发展、不断积累和提高股东分红水平等需要,匡算企业净利润,再倒算利润总额(即目标利润)的方法。

企业留存收益=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

或:=本年新增留存收益+股利分配额

更多内容进入:

精品学习网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频道  2012初会计职称在线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