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统计师考试高级统计师实务原理分析知识点五

2014-08-26 09:50:40 字体放大:  

什么是绿色GDP?

GDP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反映经济发展,却没有反映出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容易过高地估计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长,形成一种扭曲的经济图像,特别是对依赖开发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产资源和森林资源获得重要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开展资源环境核算,并对GDP数据作相应的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是提出绿色GDP的背景。

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绿色GDP的理解主要有三种:一是在原有GDP的基础上考虑了环境资源因素,将绿色GDP定义为从现行GDP总量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二是在原有GDP的基础上考虑了环境资源及产品资本因素,将绿色GDP定义为从现行GDP总量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还要扣除不良物品和服务价值;三是在原有GDP的基础上考虑了环境资源、产品资本和人力资本因素,将绿色GDP定义为从现行GDP总量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还要扣除不良物品和服务价值,再加上地下经济活动、非市场交易的家务劳动、国民时间资产和闲暇活动等,这是对第一、二种含义的拓展,可视为最广义的绿色GDP。上述三种不同的含义,是从构成国民财富的不同层次来界定的,第一种定义只考虑了自然资本,第二种定义考虑了自然资本和产品资产,第三种定义则将自然资本、产品资产和人力资源都考虑进去。

虽然目前许多国家都在研究绿色GDP的核算方法,但尚无一个国家政府正式公布绿色GDP数据。由于技术和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要真正形成科学、客观并得到各方面认可的绿色GDP核算方法,还有相当艰巨和复杂的工作要做。

GDP、国内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是否属于同一指标?

GDP、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地区生产总值属于同一概念指标,但在具体使用上有不同之处。GDP是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英文缩写,我国习惯上将国家和地区的GDP统称为国内生产总值。考虑到Domestic一词有“国内、地区、当地、家里”等多种涵义,故国内外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将全国和地区的GDP一律称为国内生产总值不恰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统计局印发了“国统字[2004]4号文《关于改进和规范地区GDP核算的通知》”,对GDP中文名称的表述作了进一步规范,全国的GDP 称为“国内生产总值”,地区GDP改称为“地区生产总值”,特定地区的GDP用行政区的名字作定语,如“XX省生产总值”,简称为“XX省GDP”。按照这一规定,常州市的GDP应称为“常州市生产总值”,如果在应用数据时不带“常州市”,则称为地区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如何产生的?核算资料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核算基本上是按国际通行的核算原则,对各种类型的资料进行加工计算得出的。主要资料来源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统计资料,包括国家统计局系统的统计资料,如农业、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固定资产投资、劳动报酬、价格、住户收支统计资料,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如交通运输、货物和服务进出口、国际收支统计资料;第二部分是行政管理资料,包括财政决算资料、工商管理资料等;第三部分是会计决算资料,包括银行、保险、航空运输、铁路运输、邮电通信系统的会计决算资料等。

我市自90年代初开始进行GDP的核算,当时完全按照国家和省制定的有关方法制度开展。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市GDP核算的方法制度、资料来源、数据质量等方面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目前已基本建立了符合我市实际的,能够全面、客观反映我市经济运行状况的核算体系,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统计手段不断完善和统计自动化建设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专业和领域采用了抽样调查、超级汇总等方法,避免了中间层次的干扰和影响,从源头上保证了GDP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