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统计师考试基础知识之对外经济活动

2014-08-25 11:42:58 字体放大:  

第二, 对外贸易统计的价格和货币折算

就一批特定货物而言,在对外贸易中会形成两个价格:

一是离岸价格(FOB),指货物在出口国装货离开该国口岸时的价格,反映货物从生产到达出口国口岸为止的价值,包括货价和货物运抵出口国关境起卸前的包装费、运费、保险费、其他劳务费等费用;

二是到岸价格(CIF),指货物在进口国口岸卸货时的价格,反映货物到达出口国口岸的价值。

一般讲,一批货物的到岸价格总是大于离岸价格,其间的差异就是离开出口国关境口岸后的运费、保险费和其他费用。

一般来说,一国的出口采用离岸价格统计,进口则采用到岸价格统计,也就是说,进口和出口都是按本国口岸为标准来确定价格。

关于货币折算:主要使用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

中国目前对外贸易总额分别按两种货币统计:一是人民币,另一是美元。

2. 对外货物贸易统计

中国海关统计的对象是在统计其间内所有实际进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的货物,即中国海关统计采用的是专门贸易记录制。

注意:海关统计的对象并非仅指作为商业性交易的货物,还包括援助、捐赠等未发生买卖关系的货物。即货物进出口发生的标准就是进出海关关境这一事实。

海关统计中主要价值指标有:(主要用于反映进出口总规模及总体平衡)

(1) 货物出口总额:按离岸价格统计。

(2) 货物进口总额:按到岸价格统计。

(3) 货物进出口总额:进口总值和出口总值的合计,反映一国对外贸易总体规模。

顺差意味着增加一国的外汇储备,有助于保持外汇储备的基本平衡,同时也反映出一国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货物进出口结构的统计,要在总量统计基础上进行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