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考研 > 专业硕士 > 艺术硕士

戏曲:宁都采茶戏:艺术硕士

编辑:sx_weizc

2012-12-06

精品学习网为大家准备了考试的具体内容,希望可以给考生提供帮助

戏曲:宁都采茶戏:艺术硕士

宁都采茶戏自清乾隆中叶(约18世纪50-60年代)起,经过三角班"半班"半整杂等几个阶段,逐步形成。

宁都三角班是在茶歌、灯歌、山歌、小调的基础上吸收邻县如兴国、永丰、宜黄的演唱艺术发展起来的。起源于宁都县赖村、青塘两个乡的山区。另有“清乾隆年间永丰县三角班流传到宁都而形成”和“发源于兴国、于都一带”两说(见《中国戏曲曲艺词典》和《宁都县戏曲普查资料汇编》);1955年,宁都老艺人刘凤泉说,据老辈人讲,我们最早的师公在兴国,是唱哈哈调开始的;156年,江西省第一次剧目工作会议上,永丰某老艺人产,永丰采茶是宁都传去的。姑志备考。

三角班的表演着重于载歌载歌载舞。有特定的表演程式,念白使用赖村土语,音乐具有浓烈的山田气息,易于学习、传唱。曲调,有的粗犷、朴实,如《发狂风》、〈拧牛子〉等;有的活泼、明快、优美抒情,如秧麦》、《烟袋歌》、《怀胎歌》等;有的利用俚语方言,连数带唱,如《攀笋》、《卖棉纱》等。行头、彻末极为简单,短装便裙、满额假髻,都是生活中的用物。舞台陈设,一桌二凳,极少铺陈装点。有用幕布,不局限于正规舞台。

清道光初(公元1821年以后),由于东河戏、宜黄戏、吉安戏等“大班”风靡一时,客观形势要求三角班突破固有形式,上演较繁难的剧目。道光中叶(约公无 1835年前后),宁都三角班已能演出《落马桥》、《青龙山》、《山伯访友》、《山伯送友》等采茶形式不能胜任的剧目。班社规模起了变化,处于大型 剧种与小型剧种、大班与三角班的中间状态,群众称之为“半班”。

半班的剧目,从原来只演生活小戏,发展到能移植、改编、创作演出大型正剧、悲剧及少量宫庭戏、公案戏、神话戏等,可考者有三十余本(包括七种连台戏)。

半班的班社以福祖班、福顺班、胜利班、较具规模,其它班社多为临时组织。

半班艺人从清末到解放前夕(早期的无法查考),有三个师承系统:一于都,一宁都,一永丰他们相互联系,又有一定的独立性。较有影响的艺人,有于都的刘礼和、刘礼凤、江发家、王昌福、刘凤朱;宁都的谢满秀子、童生子、柴梗子(邓振福)、砻勾咀(吴家珍)、曾开禄;永丰的海青、吴老泊、金裁缝(罗家林)等。

清光绪中叶(约公元1890年前后),在宁都境内,有两个祁剧班社与半班“合流”,开始时,两个剧种同台演出,继而两个剧种的艺人相互配合演出,然后发展到半班艺人能独自演出许多“大班”剧目,祁剧展出人与半班艺人合作演出,形成了独特的“半整杂”形式。到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前后, “半整杂”的祁剧展出人,列的死,走的走,“大班”许多剧目逐渐无法演出,“半整杂”形式终于瓦解,仍回到“七紧八松九逍遥”的半班规模。

三十年代初红军北上,半班艺人,只能躲在边缘山区苟延残喘。宁都半班处于一片凋零状态,一直延续到建国前夕。

宁都三角班供奉清源祖师。

三角班??半班??半整杂各阶段,先后流行于宁都、于都、兴国、瑞金、会昌、石城、广昌、永丰、宜黄、乐安等县及福建的邵武、光泽、建宁、泰宁、宁化、长汀、连城等地。

1949年,叶得胜、曾开禄等十八名艺人倡导,成立宁都地方戏职业性剧团,1950年该剧团编入宁都专区群众剧艺工作团宁都地方剧部,在县城建立了演出基地。从此,宁都半班进入了城市。先后调入二十多个国家干部大力扶植,成为今日的宁都县采茶剧团。

宁都县采茶剧团虽经多次改名改制,但始终延承着三角班??半班??半整杂的发展脉络。许多传统剧目,经过整理加工,重新上演。移植的《十五贯》、《秦香莲》、《追鱼》、《白蛇传》等剧目,促使表演程式逐渐丰富,行当日臻完善;《选郎》、《不能走那条路》、《野火春风斗古城》、《洪湖赤卫队》、《夺印》等现代戏先后移植上演,观众誉为能歌能舞,能文能武,能大能小,能今能古。

在宁都采茶剧团的影响下,每逢喜庆节目,数以百计的以宁都采茶戏艺术形式演出的农村业余剧团活跃在宁都、兴国、于都、瑞金、石城、广昌等县的广大农村。

相关推荐:

 

精品学习网     精品学习网考研

标签:艺术硕士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