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考研 > 报考指南

药学考研院校推荐:中国药科大学

编辑:sx_shangjianm

2016-07-18

为帮助各位考生更好的了解考研知识,下面是为大家介绍药学考研院校推荐

一.院校介绍

中国药科大学(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药学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是中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

二.学院优势

药学院是中国药科大学组建历史最长的院系之一,主要从事与化学药物研究、开发和应用有关的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七十余年中,先后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司勋、药物化学家廖清江、药剂学家刘国杰、药物分析学家安登魁等一批著名的专家、教授在药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为学院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师资队伍

药学院现有教职工175人,其中专任教师13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占95.6%;教授48人,副教授56人,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为75.4%;博士生导师55人,硕士生导师50人。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以上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部级以上各类人才培养对象63人次;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省级优秀学科梯队2个;江苏省青蓝工程创新团队3个(“抗肿瘤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药物代谢动力学”、“新型释药系统理论基础与产业化研究”);江苏省创新科研团队1个。

2、学科建设

药学院拥有6个博士点、6个硕士点。其中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和药物分析均为国家重点学科,药物化学和药剂学科多次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科梯队。6个本科专业(基础药学理科基地班、药学、药物制剂、药物分析、药物化学、临床药学)中,药学、药物化学和药物制剂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临床药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2015年,我院药学、药物制剂两个专业还入选了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

学院是学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单位之一,承担了“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的“创新药物发现性研究中的若干关键科学问题”和“创新药物制剂设计及其工业化关键技术”二个项目。学院亦是我校“药学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牵头院部,为药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3、科学研究

学院科研工作强调新药研发特色,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有机结合,以组织和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要项目为龙头,带动新药研发的长期发展,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和实力。自主研发的国家一类新药黄芩素已完成I期临床研究,正申请进入II期临床研究;合作研发的国家一类新药汉黄芩素已获批进入I期和II期临床研究。学院加强对现有的“江苏省肿瘤发生与干预重点实验室”、“药物分子设计与成药性优化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纳米药物研究与评价平台”和“江苏省半合成抗生素研究中心”的建设,为学院教师的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平台。

近五年,我院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8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17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57项,其中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2项;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项;研究经费累计到账约2.5亿元,发表SCI论文900余篇。

4、教学改革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药学院十分重视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省部级及校级各项教学改革26项,获批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精品教材1本,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建有国家级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并被教育部指定为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药学组组长单位。2013年获教育部首批国家药学虚拟实验教学中心,在国内首创开发15个仿真实训教学软件;2015年药学、药剂学获批“十三五”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

5、学生工作

学院现有学生3453人,其中博士290人,硕士1234人,本科生1929人。院党委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依循“常规工作求精细、难点工作求突破、特色工作求创新”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强化学生教育管理,创新资助育人途径,推进毕业生优质就业。多年来,培养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毕业生总就业率达99.80%,其中,博士就业率为100%,硕士就业率为99.71%,本科就业率为99.63%。

这篇关于药学考研院校推荐的文章,希望给正在阅读本文的您带来帮助!

相关推荐: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热门院校推荐:复旦大学

药学专业考研院校精选:沈阳药科大学

标签:报考指南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